在月亮宾馆的小花园内
我已经和尼泊尔的店主很熟了,几次经过她的店都会和她打声招呼。她会为我额头点上小小的朱砂。
售卖穿成串的鲜花
讨生计的尼泊尔三轮车
杜巴广场(Durbar Square)意为皇宫广场,在加德满都河谷的三个古城: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中各有一个杜巴广场,是当年三个王国的王宫广场。尼泊尔王国的马拉王朝鼎盛时期,在文化、建筑、艺术上曾一度达到巅峰,马拉王朝第六代国王死后,其三个儿子各据一方,自立为王,为夺取西藏商路的控制权,相互征战,斥巨资修建王宫广场。它囊括了尼泊尔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间的纽瓦丽古典寺庙建筑和宫殿,现在都是辉煌的世界文化遗产。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广场,也是尼泊尔国内最大的杜巴广场。如果没到过这里,你无法想象这个广场可以有多么热闹繁华。由于这个广场曾是皇室宫殿所在地,所以在阿莎王朝搬迁皇宫之前,历代王朝的君主就是在这里兴建自己理想的宫殿和庙宇的。时间累积,这个广场周围已经树起了一座又一座建造精美的宫殿和神庙,形成了独具尼泊尔宗教和民族特色的一片区域,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古老、幽深而毫无规律可寻的小巷足可以搞得你晕头转向。广场上总共林立着五十座以上的寺庙和宫殿、庙宇、佛堂、经塔、神像等文物,种类繁多、数量难于准确数计,而且一直保持着中古世纪以来的面貌。除了建筑物,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是如此。杜巴广场让你切切实实体会到什么是中世纪的生活。
加德满都皇宫外八角形的帕廓达神庙
加德满都杜巴广场除了庙宇林立,更吸引我的是漫天飞舞的鸽群。蓝天白云下,群鸽或在广场上空盘旋翱翔,或扑哧扑哧飞到你跟前啄食,或在神庙屋檐下悠闲地沐浴阳光。当成千上万鸽子舞动在杜巴广场上空,那一刻广场律动着天籁般的旋律,那欢乐氛围会沁人心脾,久久令人回味......
哈努曼达卡宫门前场
广场中央有几个花坛种着花花草草。左边还是门廊,里边玻璃罩子里陈列着皇室用过的接新娘的轿子、抬死人用的担架、还有国王的座椅等等。右边是新式的议会大楼。游人到此就STOP了。站在广场上望着眼前与现代的建筑,眼前流动着各色的游客。感受着历史与现实、进步与落后、繁华与失落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的变成沙,一点一点的沉淀。供后人或者瞻仰、或者凭吊、或者感慨。
千姿百态充满宗教艺术的门窗
楼上博物馆的窗口,不时有尼泊尔妇女探身张望一下我们这些外来客。
以前国王的画像
精美的雕塑
这座建筑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是尼泊尔唯一一种供奉“活女神”的庙宇,“库玛莉”便是这座庙供奉的女神。
关于“库玛莉”,有这样的传说:塔蕾珠女神原是马拉王朝君主信奉的女神,所以君王治国方面出现的问题都要向女神请示。终于有一天国王惹怒了女神,她一气之下拂袖而去。但是在过往的诚恳道歉下,女神答应最终以小女孩的形象再度出现在国王面前,这就是库玛莉。
如今人们选库玛莉还是有很严格的规定的。女孩必须由释迦阶级出身,身上完整无暇,一般年龄在3~6岁。选出的小女孩还必须和国王星盘相吻合。被选出来之后女孩就脱离原来的生活圈住进神庙,但一旦身体受伤或例假初潮来临,她的任期就结束了。
位于杜巴广场大的库玛莉宫院一共有三层,外墙为红砖,库玛莉则被安置在建筑物东侧的房间里。如果你想见到库玛莉,就必须得向一楼的捐款箱捐款,并同时大叫库玛莉的名字。但是切记: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严禁给库玛莉拍照活女神庙。我们特意进去参观一下。因为这又是一座神秘的建筑。据说印度教里说法,类似于中国的藏传佛教灵童转世。要选一个三岁左右的女孩做女神。这个女孩要经过对身体30几项指标的考核,几乎完美才可以进入下一轮,放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里边墙上挂着刚杀完的滴血的野牛头,还有若干恐怖器件。女孩在其中呆一晚上不哭不闹,不恐惧才能进入再下一轮,最后通过种种考核的开会成为活女神。活女神会入住这座活女神庙,成为大家的朝拜对象,有专门的人为她教育生活起居进行打理。她一般不出门,一旦需要出门的话,必须要有人背着她,她的脚不能沾地。而这个职业也不是终身的,据说身体上一旦因为磕碰或者种种原因流血就要退休,再选一个。而这位退休者就成为普通人,没有任何待遇。因为他们的命很硬,据说克夫,很多人都不敢娶这样的女孩为妻。他们很多会终身单身,孤苦一生。家乡一个普通女孩,因为被选上可能会改变命运,一下子锦衣玉食。然而最终也许她会抱怨,她没有正常人的生活。女神庙里四面小楼围起来一个天井。我们站在天井的香炉前等待着看看是不是有运气看一眼活女神露脸。在之前听拉祖说他们退休的时候所有功德箱里的钱将会归他们作为退休金。每个人都多少表示了一下。过了一会,大家都整装列队面向大门正对的那座楼三楼。那里开着一扇窗,窗前坐着一位男性老者,看我们人差不多整齐肃静了,朝里边说了几句什么。一个盛装的少女从里边跑过来,一屁股坐在窗前,一只手抓着窗栏杆,露出他修长的手还有更修长的指甲。眼睛画得又黑又长,没有一丝表情的目光在大家身上闪过盯着窗下落着的一只鸽子,看得很仔细认真。大约两三分钟,老者说了一句什么,她起身闪了。感觉不是我们运气,是她完成了一项任务而已。不过拉祖说,他们就是没有表情的,训练的时候就要求他们不能轻易的哭或者笑。一旦他们哭或者笑就会有灾难降临!听到这里不知道是感觉到毛骨悚然还是该感觉可笑!
在‘库玛莉“宫院前和尼泊尔情侣合影
中午12点左右我们参观了”猴庙“,也叫大佛塔。尼泊尔的历代国王和教宗在加德满都修建了上千座大大小小的寺庙和楼阁,这些建筑都挤在面积不大的加德满都河谷当中,构成了一座露天的博物馆。在这上千座建筑中,有几座是不容错过的,其中一个就是今天我要介绍的猴庙,当地人称之为Swayambhunath。它位于加德满都谷地当中的一座小山顶上,有1500年历史了,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员,也是尼泊尔标志性建筑之一。山上有许多野猴,因此得名猴庙。猴子在印度教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孙悟空就是从印度教传说中的一个神奇的猴子演化而来的。
爬山百十级台阶,就站在大佛塔脚下。这个大佛塔不能登上基座,所以显得要比博达哈大佛塔小些。绕着佛塔转了一圈,感觉尼泊尔人真是一个包容的民族,大佛塔的旁边分别有一座印度教的寺庙(据说是保佑孩子的),一座藏族寺庙,一座类似与伊斯兰祈祷堂的建筑,还有一座印度教的白塔及若干小塔。脱鞋进入喇嘛庙参观一下,无意中发现供桌上鲜花后边放着达赖喇嘛、大宝法王、宗喀巴的照片,上边后写着汉字。忽然隐约明白了为什么国内不推荐这条线路的原因。回来以后打听了一下信奉藏传佛教的朋友,好像印度尼泊尔的密宗和国内藏区的密宗有些区别。猴庙还有两个镇庙之宝,一个是钟、一个是金刚杵。都有几米方圆,几吨的体量。应该是纯铜制作。据说分别象征男女。其他不详。在寺庙的山上可以眺望加德满都谷地。也可以说鳞次栉比,只是高楼不多。最好的房屋一看就知道是寺庙。
山顶还有许多小佛塔,为整个建筑群锦上添花。
有童趣,而且很神秘,再加上远离闹市区,在城市的边缘,这些使得这个寺庙成为尼泊尔最受欢迎的寺庙之一,是全家人周末踏青的最佳去处。随之而来的商业机会,让尼泊尔的小商贩和手工艺者赚得钱包鼓鼓的。
尼泊尔小朋友
母爱
远眺加德满都谷地
巴德岗,又称巴克塔曾尔,是尼泊尔的第三大城市,距离加德满都12公里,由于城市的扩张,这种间距已无法区分。城市起于公元9世纪,由于地处商路起点,商队带来的巨大财富使得巴德岗成为三个马拉王国中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兴建于12世纪的杜巴广场更是三个杜巴广场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与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帕坦杜巴广场相比,巴德岗杜巴广场则要清静、干净许多,富丽的宫殿、雄伟的庙宇、开阔的广场、精美的雕刻,特别是相对稀少的过往人群,让人可以呼吸舒展地去欣赏这座巨大露天博物馆中的世界文化遗产,而不必为躲车避人所烦恼!
看了尼泊尔杜巴广场的建筑,感觉这些建筑汇集了印度和中国建筑的风格。在印度我们看到的建筑都是石块作为材料,而中国大多是用木材、砖块。在杜巴广场,既用石料又用木材和砖块。在建筑式样上,既有印度的石塔又有中国的砖塔,更多的是中国风格的楼阁和宫殿式建筑。这说明,尼泊尔和印度、中国文化交流的密切。
黑天神庙建于稍晚的1723年,高三层,是尤佳马蒂公主为纪念她早逝的爱子而修建的。寺庙的建筑风格与黑天神寺相似,但规模远不及前者,就石雕艺术而论,相对也逊色不少,亮点是在建筑造型上有所变化,采用了八角形的结构,使寺庙的立面更加富有动感和表现力,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寺庙的二层,通过塔亭位置的变化,形成了双层围廓,使整体造型变得更加精致和优美。
在杜巴广场遇见四川靓妹
巴德岗国王柱象征着曾经的500年尼泊尔首都的辉煌。
巴德岗杜巴广场附近的花园
尼泊尔妇女看样子好像在这里要举办什么活动。
和尼泊尔妇女在一起参加活动,由于语言障碍无法交流,但知道尼泊尔人民对中国人是非常友善滴。
神佑自然,神佑人民,神佑尼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