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背上包去旅行-第二站【食在兰州】(探店牛肉面,吃在正宁路)

帅帅小厨
2013/8/8 19:52

    接着上次咱们接着走,告别青海湖、塔尔寺小帅来到了“黄河之城”兰州。原本计划在兰州呆两天,之后去甘南。甘南的拉卜楞寺和桑科草原都是我期待已久的地方。

    有句话叫:“人算不如天算”  我点背啊,偏偏少雨的大西北在我“降临”的日子连续4天中雨。 我这四天算是“被困”兰州。但还有句话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既来之则安之,我就 好好的来把兰州“吃”一遍。光兰州拉面我就吃了4次以上,面条一次一种形状,细、二细子、韭叶子、宽,一次要辣椒一次不要辣椒。各种尝试,更是深入拉面后厨来个探店...........

 

    除了吃之外 ,在兰州的青旅也度过了“欢乐”的四天。遇到那些人,那些事儿值得回忆,这也许也是那么多人热衷旅行的原因之一吧。旅行的路上总会遇到一些人、一些事儿、对自己也是一种洗礼。

 

    跟上我的脚步,随着我的镜头 一起来一场旅行。无论你追求的是什么样的旅行,只要你"在路上"那么总会有收获的。如果你有想法去旅行,那么大胆的去吧。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给现在一份难得的经历,给以后一份美好的回忆。不敢妄讲“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但是老了也许我们真就没力气疯狂了。

 

    提起兰州你第一个想到的想必就是黄河了,坐落在母亲黄河上城市。比起东部一些城市也许她没有那么繁华,小吃也没有那么多,但她独特的魅力和美食依旧深深地吸引了我,牢牢地抓住了我的镜头。

 

                                              兰州

 

 

一座黄河的城市,让人想起了李白那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雁滩黄河大桥   一座比较新的黄河大桥

 

中山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一座跨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全部建桥材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建桥的工程司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施工负责为人天津人刘永起。施工人员以德商聘来的69名洋工华匠为主。历时3年建成。造价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

                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在兰州邂逅一位阿姨,听她说中山桥修了好几次除了使用功能更多的是历史的记忆和人们的一种情结。目前中山桥只供行人使用。

 

 

 

 

 

 

 

   黄河上有好多羊皮筏子漂流和快艇的游乐项目,咱这穷游就看看吧,看着还是很过瘾的。上边图片的远处就是兰州有名的白塔山公园,很不错的一个休闲公园。爬到山顶是白塔寺。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

 

 

 

             这是从白塔山上俯瞰的黄河边上的清真寺

 

       这就是白塔寺了,山也不高,半个小时就爬上来了。我在兰州一共来了两次,一次是我一个人,还又一次是和下面这哥们。我们是青旅认识的,他师范院校大四今年毕业暑假去甘肃天水支教一个月,完了之后来旅游,我们分道之后他又骑行环湖,还去了西藏。话说一路上遇见去西藏的背包客是相当的多,要么搭车要么骑车也还有坐火车了。

 

 

以下的都是我顺着黄河走了一段拍的,大家就看看吧,水平有限 天气也不好,恰逢兰州下雨

 

 

 

 

 

 

 

 

 

 

               竟然看见有扑鱼的大哥 牛气

 

 

 

                    习惯了,随拍一下 

 

 

 

                                              兰州的五泉山,也来逛一下

 

 

 来了一个地方,博物馆也是值得去的地方,一般情况博物馆都是免费的,既省钱还能最快的领略一个地方的精髓。

 

 

   来了兰州才知道,马踏飞燕原来是在兰州的,拍了好多就不放上来了,不过这个如此有名的文物还是跟大家分享下。 怎么样自认为拍的还是很有气势的 哈哈

 

 

                       美食

      好了不多说了,再扯就跑题了。食在兰州嘛,还是以吃为主。

   第一个就来牛肉拉面吧,好好的介绍下,来个探店怎么样?够给力了吧。

 

牛肉拉面是中国的传统名食,它具有“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特征,且色香味美,誉满全国。但国内各地的牛肉面与之相比,无论是色、形、味都大相径庭,其主要原因是各地水土差异而造成牛肉面中各种主、辅料成份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国内大部分地区消费者很难吃到真正的“兰州牛肉面”。而兰州牛肉面主要成功技术的汤料只有在兰州才能达到原滋原味。

 

兰州的牛肉面有很多品种,从面条的粗细上来分有大宽(二个指头宽),二宽(一指宽),韭叶子(韭菜叶的宽度),二细(直径四毫米左右),三细(直径三毫米左右),细的(铅笔芯粗细),毛细(细铁丝粗细)等若干品种,分量上来有大、小碗之分。讲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清的是汤清(用牛骨头炖出来的清汤),白的是白萝卜片,红的是辣椒油,绿的是香菜、蒜苗。黄是由于面团中加了蓬灰(一种碱)所以面条黄亮。

 

 

我一共吃了四种形状,拍了三种

 

制作步骤:1、揉面,这绝对是个体力活,揉面的师傅看着瘦,胳膊上全是腱子肉啊

2、这是蓬灰水,也是制作兰州牛肉面的关键,加了蓬灰水的面条口感劲道,颜色黄亮,韧劲儿十足。其他地方牛肉面做的不好很大原因就是没有兰州本地的蓬灰水。

一方水土,一个味儿,换了地儿就变了。

3、这是油,抹上面上

4、师傅把面分成等份的剂子醒制。

 

5、拉面又是另外一个师傅来操作。

6、看着师傅操作这是很轻松,一个面剂子在拉面师傅手中几十秒的功夫就神奇版的变成了形状各异的面条,没有几年功夫真是不行。

 

 

7、煮面,拉好的面被师傅一下就“飞”进了锅

8、看似简单的煮面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要煮的恰到好处才能保证口感

9、撒上蒜苗香菜,放上点牛肉(当然这个还能再加)

10、浇上牛肉汤,汤里有萝卜片

 

 

 

最后一步,浇上红红的辣椒油(这也是很关键的,一家一个味道) 别提有多香了  开吃吧

 

 

        真的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呢?要说有多好吃?

这么说吧,每天我的早饭都是它,完了回西安就再也不吃西安的牛肉拉面了。吧我承认,兰州的牛肉拉面把我的嘴给惯坏了。不过单指的是牛肉拉面哦。

 

    面条劲道,汤的味儿浓口味重,是我的菜,但是汤味儿浓的同时还保证了清亮。这一点很赞的 。

 

第二站咱们去兰州的“大众巷”也是小吃比较多的地方,有名的“马子禄牛肉面”“杜记甜食"都在这里

 

 

    这张噪点有些过分啊,没办法一路上没遇到几个光线好的餐馆。

 如果这时候是全画幅的高端单反,那么它的优势就出来了。这就是高端机高的地方,一般我们在家里拍菜就没必要买什么高端全画幅了。个人建议

      这是有名的马子禄牛肉面,说实话名气大于口味,兰州的牛肉面我吃了四家每一家都不错,没有太大的差别。建议大家就没必要专门去了,找一家本地人吃的就行。

 

杜记甜食的“灰豆子”是兰州特有的小吃,我还尝了一下酿皮这个和西安的凉皮有些像。各有各的特色谈不上谁的更好吃。

 

 

  灰豆子其实和红豆沙的口感比较像,除了红豆还有红枣,炖煮的软烂的豆沙和红枣口感很是细腻,既能吃到豆子,也能喝着豆沙,有些像在喝八宝粥。虽说是甜品但是甜而不腻,甜度恰到好处。对于我这个豆沙控来说,爱的要死,我来了两次呢。边上的哪位支教的小伙儿是无锡人,口味偏甜,第二次是带他了,他也是喜欢的不得了,感慨在西北终于吃到了符合自己口味的小吃。

 

 

    恩,来一个地方吃,夜市我们是一定得去滴。兰州的“正宁路夜市”我在来之前都早有耳闻。什么牛奶鸡蛋醪糟,羊杂碎我是“魂牵梦绕”啊。来了兰州四天我的晚饭全是在这里解决的。 

 

 

               接着探店-----牛奶鸡蛋醪糟

 

 

   兰州当地人告诉我 这家的牛奶鸡蛋醪糟是最好吃的,可惜人太多我就换了一家。

    下面的是这家的“掌柜的”如果要去兰州 不妨试试他家的

 

 

  这是我吃的,味儿也不错怎么说呢?甜食嘛,喜欢的人一定要试试

女生喝了据说会有美容功效的,看这些食材也就知道啦。

 

 

1、这是最后上边撒点料,花生、芝麻、葡萄干都是有营养美容的功效的

2、我拍的时候发现牛奶筒里是加了冰块的冰牛奶,可能是方便保存

3、舀上冰牛奶和一大勺醪糟

4、之后加点这个白色粉末,这个老板说他们叫“酵子”据我了解是碱 具体的作用老板就说必须要加的

 

5、煮牛奶的锅全是这种铜锅,很有感觉

6、老板娴熟的用勺子打散鸡蛋

7、锅开后倒入蛋液,等待蛋花飘起了

8、撒上芝麻、花生、葡萄干等配料就齐活儿了

 

 

   很不错的哦,冬天要热热的喝上一碗,绝对是暖身有营养

 

           吃了甜的,再来点重口味的----发子面肠

 什么叫发子?我稀里糊涂的看到这东西很是新奇,

吃的时候边上一阿姨给我说,兰州人管这个叫“发子”其实是一种灌肠。

         我后来百度了一下,原来发子和面肠是两种东西,一种是粗点的里面灌了羊杂等原料制成,一种是灌了淀粉和调味料制成。

 

   吃的时候,把熟的发子面肠用手撕成段(我见到的是这样),用油一煎,最后浇上辣子醋和蒜和的调味汁即可。我吃了味道太棒了,口感有点大的像火腿肠,小的估计是灌了淀粉的,吃上去口感绵绵的,融合了酸辣味外加上蒜香一点都没有异味。虽然看上去有点恐怖,但是对于我这个重口味的西安娃娃来说绝对是美味,是那种吃了一次想第二次的美食。

 

  原料看上去并不诱人,但是味道那真的可以叫我三天不知肉味了

 

 

 

 

                                        西北人的菜------羊杂碎

 

   说到小帅我的口味呢,总的来说是一点都不挑食,什么都能吃什么都敢吃,后来在重庆吃当地以辣出名的火锅时候也是奋战到最后的那一位。

所以,到了一个地方基本上没有我不敢吃的,这个羊杂呢好多南方人是敬而远之的。在西安的时候就爱喝个羊杂汤,这次去我却是专门奔着它去的,在兰州吃了两个晚上的羊杂碎。和西安的羊杂汤不大一样,汤少料足,种类也是真心“杂”羊头肉、心、肝、肚 真是全套的羊杂。我吃了这个之后觉得西安的就有点。。。。哈哈

 

先来个给力点的图

 

 

别被吓到了,好吃才是王道啊,还有专门买羊头啃的,我是肚子有限,不然我是一定会尝尝的。

 

 

 

 

在兰州喝了一种叫甜醅子的饮品,其实就是燕麦做的醪糟(米酒)但我得说说这个区别,由于燕麦外面有一层壳子所以甜醅子第一口吃下去的时候不是很甜,但等到米粒被牙齿慢慢的咬开嚼碎,这时候香甜就一点点弥撒到你的嘴里。而且燕麦做的醪糟的甜要比糯米做的甜度好的多,甜的我出乎意料。这种慢慢嚼碎弥撒的甜感觉很好。冷热都可以喝,无论你是哪里人,小帅都推荐您去试的

 

                              都是现成品,来了客人只需倒上水即可

  夜市也还有些其他的吃食,什么烤串烤鱼呀、炒米炒面,羊蹄羊头,当地人吃的也是不少的。

 

 

 

 

   这是当地的一种饼类,叫什么我记不住了,好像叫烧锅饼么什么的,烤制而成。西安也有卖。味道不错,最下边这个是甜的,里面有油酥和蜜枣(目测)有些像在吃面包。我坐火车上买了俩当做干粮

 

                                 还是肉最给力-------手抓肉

 

             不得不说的是帅我是一个肉食动物,虽不是无肉不欢,但也是嗜肉一族。 最后一顿饭我吃的有点撑,也是真的很过瘾,跑了半个城找到当地有名的店,早上九点才吃了一碗牛肉面,十一点半就一个人吃手抓,店里还没顾客所有服务员都在看我吃,怎么着都得吃完了不是。于是乎一斤手抓外加一大盘“东乡土豆片”在大家的注视下被我消灭的一干二净。

 

       手抓肉做的很是软烂,这边的羊肉一点膻味都没有,要比西安的好多了,这是一方草养一方羊啊。吃的时候蘸上辣椒油和醋混合的汁子,配上大蒜,典型西北人的吃法。吃什么都有配大蒜。不跟你啰嗦了 我一个人解决了先。。。。

 

 

 

 

 

 

 

   什么是东乡土豆片?就是东乡的土豆片 哈哈 问了服务员此菜有何特色?

服务员答曰:“此菜做法独特,先煮熟再爆炒”原料是炒制土豆片之前土豆是蒸熟切片的,(我又查了一下一说是切厚片用水焯熟)这也是为什么一片都有3-4mm厚了。红红的颜色吃上去却并不辣。配上青椒 颜色很不错,味道也不赖。

相比这个我还是偏向于吃羊肉

 

 

     吃完了,听小帅叨叨青旅那些事儿吧就当消消食了。来到兰州第一次住青旅算是,早都听说青旅人才辈出。我就说说我的那些事儿吧,一路上的经历最怀念的不是那些吃食而是那些人、那些事儿。

 

 

 

    兰州青旅入住四天,碰到各种各样的人,气氛总的来说是很好的。青旅的前台总是很热情指路都是不算个事,在重庆吃货级妹子给我们画地图找火锅店。牛逼坏了。

    

    在兰州有遇见独自搭车进藏环游西北一大圈的九零后妹子,有一人就一人字拖骑行大半个中国的哥们儿,还有跑遍中国背着几十公斤中摄影器材拍照的骨灰级摄友大哥,也有上边那位支教的兄弟。出来了你才知道原来牛人这么多,当你在家对着电脑看着电视无所事事的时候,这些在路上的行者他们所经历的遇见的才是会印在脑海里的东西。兰州下雨的时候咱也不闲着啊,跟想去西安的驴友和背包客们狂侃西安美食。

别的咱不在行,说到西安的小吃。那绝对的口水已经溢出青旅大门了。

 

     想想当时的自己,估计在别人眼中也是一神人奇葩了。一个人背着相机到处吃美食拍美食,跟人聊美食。哈哈 我是带着咱们美天朋友们重托来的,一路上是尽可能的吃啊,可能令大家失望的是我没胖 吼吼 是不是有点不爽呢?么办法啊一路上背着那么沉的装备还玩了好多景点。累啊。。。。。

以后的每一站我都会叨叨些青旅那些事儿,难忘的经历。就这么多吧,下一站成都见,帅向你保证后面的吃的更多更养眼。

 Follow me Don't be late

下一篇

帅帅小厨的日志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