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是一道传统美食。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我对饺子记忆尤甚。虽然自认为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父母的原籍却是在河北黄骅。黄骅地处渤海湾弓顶处,物产丰富。父母的童年、少年都是在那里度过的。用海米、虾仁、虾酱烹饪出的菜肴也是家里餐桌上的必备美味,做鱼也常常首选海鱼。河北人素来爱吃带馅的面食,包子、饺子更是家常便饭,父母这种饮食习惯保持至今。
做饺子从和面、拌馅再到擀皮、包饺子、调酸汤整个过程对我来说是件信手拈来的事。一家几口人的饺子,我自己擀皮自己包,一个小时便能让家人吃上美味的饺子。过年在婆家饺子一上桌,婆婆不让家人马上动筷子。而是要求大家得好好欣赏一番,如果这时邻居来家拜年,那就是再好不过了,她一定要留人家品尝几个饺子,显摆她儿媳的厨艺。饺子的几种包法:普通捏边、捏花边、餐厅的“元宝”包法我都能驾轻就熟,这里固然有自己的兴趣和努力,但与父母从小培养的饮食习惯也是分不开的。
在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必须品都要凭票供应。饺子算是稀罕美食,首先买肉要凭肉票,买面要凭粮票,还是定量供应。母亲会用白面和定量供应的大肉给我们包饺子。母亲包饺子的方法是手捏边,父亲的包法则和餐厅厨师一样,父亲包的饺子皮薄馅大,像元宝。尝一个,余香满口。每每饺子端上来,几个孩子总是抢着把父亲包的饺子吃完,最后剩下的饺子总是母亲包的。
那个年代,西安最著名的两家饺子馆:白云章饺子馆和解放路饺子馆。父亲会在年三十安排全家到解放路饺子馆品尝饺子。解放路饺子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因好的质量和服务获得过许多荣誉,在那里吃上一顿饺子,对许多家庭来说一种奢望。
三十那天,一大早六点多钟姐妹三人就被父亲叫起来,母亲则给我们都换上新衣服,一家人乘公交从南郊来到位于火车站附近的解放路饺子馆。天很冷,我们为了好看竟然还穿着布鞋,用双脚不停地在地上跺的方法来驱寒,等啊等啊……直到十点半以后,一家人终于等到了属于我们的那份饺子。面对眼前的“金元宝”我们下箸了!那种吃相简直可以用大快朵颐来形容。女孩子平日里还残存的一点斯文、矜持,此时此刻被扑鼻而来的饺子香味赶得荡然无存。
虾肉芹菜水饺是妈妈常做的美食。
原料:芹菜350克,明虾200克,肉馅250克,面粉适量。
调料:料酒10克,香油5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五香粉3克,葱姜末各10克,生抽、盐适量。
制作步骤:
1)备面粉。
2)陆续加水,先将面粉拌成面絮(雪花片状),再淋少量水揉成软硬适中的面团,加盖饧制。
3)备肉馅。
4)备明虾。
5)虾去头尾、剥壳、剔除虾线,洗净。
6)虾肉切成粒。
7)芹菜洗净沥水。
8)芹菜先切成粒。
9)再将芹菜剁碎,用手挤出水分。
10)芹菜中放香油,拌匀。
11)肉馅中放料酒。
12)放盐。
13)放五香粉。
14)放胡椒粉。
15)放味精。
16)放葱姜末、虾肉。
17)放生抽搅匀。
18)肉馅、芹菜共置一容器,搅匀,拌成饺子馅。
19)取一面团,搓成长条。
20)切成剂子。
21)将剂子立起压扁成圆形,擀成饺子皮。
22)左手托皮,右手用勺上馅,双手捏皮成中间鼓起边薄的饺子生胚。
23)包好的部分饺子合影。
24)坐锅入水,烧开后下入水饺,用漏勺轻轻顺锅底搅动以防粘连锅底。煮3开点两次水,用手按皮,馅心离皮即熟。随味碟上桌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