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梅醪,可说是我家的一款祖传秘制的私房菜。
之前,我从末对它感兴趣,因为它总在一个季节里出现在我的眼前。那时,母亲总会在杨梅上市的季节,做几次杨梅醪。
杨梅酒可以说是人人会,家家做的,可这杨梅醪却是私家的、小众的。
私房菜,就是这样的,“私房”两个字本身,的确是包含了太多的隐秘,因为它是在私密的自家厨房里,从个人的心房到一己的秘室,烹饪出存心有味的料理,无所谓菜系,无所谓章,不仅料理了人们的胃肠,也料理了人们的心灵。
杨梅醪,有一种零落的孤芳自赏和凄清在里面,不与人说,暗自妖娆。有一种芬芳,有一种况味,有一种恰如其分的隐秘。
杨梅,古称“木丸子”,还有“骊珠”、“龙睛”之称,它色泽艳丽,汁多味美,博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称誉与追捧。
宋代大诗人陆游也有赞美杨梅的诗:“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骊珠。斜插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扎千株。”
而自称与杨梅原本是一家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咏叹:“玉肌半醉生红粟,墨晕微深染紫囊。火齐堆盘球径寸,醴泉浸齿蔗为浆。”细细读来,更让人馋涎欲滴了。
《本草纲目》云:“杨梅有红、白、紫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颗大而核细,盐藏、蜜渍、糖收皆佳。”
用杨梅做成的杨梅醪,更是:梅红微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
杨梅醪的做法是,先将糯米浸泡,再将糯米蒸成干饭,杨梅用盐水洗净浸泡15分钟,再放入沸水中焯烫灭菌,去核捣碎,放入糯米饭中洒上酒曲拌匀,放在30度左右的环境中,发酵两、三日后开启,一股甘冽的清香芳醇之气猛然窜入肺腑之内。
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等作用,糯米的这些效果在做成醪糟酒酿以后更加突出。
加了杨梅的醪糟,虽然浓浓的酒味掩映了杨梅的果香,可是,她的身影还是留在了醪糟里,那么粉,那样艳,如梦方醒般的香艳迷离。
当你把一勺杨梅醪送入口中,初入喉,香甜气颇浓,有一种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的艳遇,余味更久,为不可多得的消暑、养颜之上佳珍物也。




材料:糯米1000克、安琪甜酒曲6克、杨梅500克、凉开水600克
做法:1、提前将糯米洗净后浸泡6个小时,米粒一捻就碎
2、杨梅用盐水洗净浸泡15分钟,再放入沸水中焯烫灭菌,去核捣碎
3、蒸锅垫上屉布,将泡好的糯米捞出放入蒸锅中,糯米上锅蒸到熟透,大约30分钟左右。
4、将蒸好的糯米在一个无油无水的容器中充分翻匀、摊开,晾到30度左右
5、将捣碎的杨梅加入凉开水,倒入晾凉的糯米饭中
6、再拌入酒曲,搅拌均匀,盖上容器的盖,放在30°左右的环境中发酵两三天(夏天直接发酵,冬季
可以放在暖气附近)
7、发酵好的醪糟,在表面淋上凉开水后即停止发酵,放入冰箱冷藏,尽快食用。
厨房小语:1、可以用圆糯米也可以用长糯米,最好用圆糯米,用大米也可以,不用提前浸泡了
2、浸泡时间不宜过长,糯米会软烂,做出的杨梅醪没有Q的口感
3、糯米放在铺了屉布的蒸格中蒸熟,软硬程度会比较好掌握,直接浸泡在水中蒸易软烂
4、蒸好的糯米要翻匀,晾到内外温度均为30度,摸上去有点温,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做出的醪糟
味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