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搜索

粤东客家传统特色茶果:印粄

雨萱yxf 发布于 2012/12/20 19:21

粤东客家传统特色茶果:印粄

明天就是冬至了,“冬至大过年”的说话在我们当地非常盛行。

这不,过冬前的一个星期家家户户都已经将新收的糯稻碾成了糯米粉,

准备着做印粄(读“板”)、萝卜粄、白糖粄,说起这些粄实际上都用了糯米粉做的糕点,

要说我们粤东客家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绝对非它们莫属了,

周末回到老家看到家家都在做粄的情景,明白了以前逢年过节家里做用几天的功夫做粄的意义,

这些粄大都送到了远离家乡的亲戚手里,我那时候不太明白他们怎么那么稀罕这些粄呢?

因为啊,这是家乡的味道,也是岁月的味道啊,这是一种文化,一种既往传承的饮食文化。
粤东客家传统特色茶果:印粄

印粄,也叫做芝麻粄、艾粄,使用田里长的一种小艾,摘取最嫩的一截,

晒干以后,反复揉打成蓉,中间还要用几天的时间来挑掉梗,这可要花费掉好长的时间啊,

我就记得小的时候经常在田里摘这种小野草,

这种艾草,一般都是在入冬以后稻谷收割完毕的田里面生长,

晒着暖暖的太阳,三五成群地采摘小野草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

这种艾不同于清明时节的那种艾窝窝的艾,

没有那种青涩苦味,我们当地叫小种艾草,

打成蓉加入糯米粉里做的糕点,非常有嚼劲,口感相当好。


粤东客家传统特色茶果:印粄

其实我们乡下是外迁型的村庄,大多数的人都搬走了,不过每到周末就很热闹,

很多人回老家,晒太阳,走亲戚,钓鱼、摘青菜,拉家常,

这个周末天气相当晴朗,回家看到好多人在做粄啊,

邻居家的大娘,说是凌晨三点就起床忙活了,下午时分还看到她的媳妇、女儿围着在做,

听说她家娇生惯养的小孙女竟然从早上开始吃了4个印粄,

觉的好搞笑,我想,饮食的文化确实是可以传承的,

我小的时候不知道有没一下吃过这么多呢?!


粤东客家传统特色茶果:印粄

什么叫茶果呀,就是传统糕点的统称,

印粄为什么要叫做印粄啊,因为它要用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看起来灰不溜秋的糕点,

吃起来香甜可口柔韧又绵软。


粤东客家传统特色茶果:印粄

材料:

糯米粉、粘米粉、芝麻、炒花生、椰丝、白糖、艾叶、菠萝蜜叶子


粤东客家传统特色茶果:印粄

制作:

1、艾叶晒干打成茸,烧一锅水煮艾绒,用这一锅水搅和糯米粉和粘米粉。

2、搅和好的糕点粉团,放在一器皿里,平铺开来,放锅里隔水蒸20到30分钟。

3、蒸好的粉团趁热反复揉搓起劲,然后分割成小剂子。

4、小剂子包进用芝麻、花生、椰丝、白糖调成的馅料。

5、包好馅料的面团,放到模子里印出花型来,垫上用热水浸泡好的菠萝蜜叶子。

6、最后上锅用用柴火大火蒸25分钟。


粤东客家传统特色茶果:印粄

TIPS:

1、糯米粉和粘米粉的比例是4:1,艾绒的用量没有固定的量,一般来说是越多越好哦,

老人家说用的艾绒越多,糯米粉的占的量也可以相应提高。

2、第一次蒸好的粉团要趁热包进馅料,要是放凉了再包就比较难操作了。

3、馅料的比例可以因人喜欢调节,芝麻花生椰蓉,糖可以是白糖或是红糖。

4、以前的印粄都是用芭蕉叶来垫的,但是又多了个工序,煎芭蕉叶,现在家家都种有树菠萝,

直接用菠萝蜜的叶子非常省事。


粤东客家传统特色茶果:印粄

虽然是叫做印粄,但清晰的印子并不是我们要追求的,

因为印子约模糊,说明它的质地约绵软可口嘛。


粤东客家传统特色茶果:印粄


粤东客家传统特色茶果:印粄

下一篇

雨萱yxf的日志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