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滴学妹宝宝,昨天做了美丽新娘。
大学在上海四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多了一批心灵相通的朋友。初到上海时的排斥,到渐渐地习惯,再到逐渐爱上那座城市,直到出国前夕发现自己对这个地方原来是如此眷恋,总共花了6年的时间。
从18岁到24岁,女人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在这座古老典雅与时尚并存的城市度过,我,无怨无悔!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款蛋饺,前几天已经看到美食家里无数高手们做了,说起来也巧,刚好是米芽老师发帖的那天,我也做了蛋饺,一个人住,做的不多,而且也没她做的漂亮,都不好意思拿出来了……今天跟好朋友猫猫聊天说起她家吃火锅,她帮奶奶做蛋饺,又勾起来我对上海的思念,于是,就发上来,大家随便看看。
材料:
蛋饺 —— 鸡蛋2个,肉馅儿适量,葱少许,牛脂肪一块。
砂锅 —— 蛋饺,白菜,木耳,粉条,鸡肉丸。
先来做蛋饺,具体过程如下:
1.煤气开最小火。
2.准备金属少一把,放在火上烧热。
3.勺热后,拿牛脂肪在勺内擦一圈,舀入蛋液,转动勺子,摊蛋饼。
(我看同学奶奶都是拿猪皮或是肥肉擦的,日本找不到,就拿了一块烤牛肉用的牛脂肪,效果差不多。)
4.蛋液半凝固的时候,放入调好味的肉馅儿。
5.用筷子将蛋饼一边轻轻夹起,覆盖到另一边,边缘处压两下。
6.反面,两面都煎至金黄色,就做好了一个蛋饺。
我就一个人吃,所以只用2个鸡蛋,做了15个,够吃3顿的。
蛋饺的吃法很多,我个人比较喜欢砂锅蛋饺。
砂锅烧热,放底油少许,加入白菜翻炒至出水,加入高汤,粉条,黑木耳,蛋饺,大火煮至开锅,盖盖子,换小火焖15分钟。
家里没高汤,我用的还是“家乐浓汤宝”,鸡汤味的。
做蛋饺剩了一点儿肉馅儿,挤了5个丸子,一起放在砂锅里了。
做好,是这样的。
灶上没灯,拍出来颜色不好,放到桌上来个特写。
香喷喷,暖融融,欢迎大家品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想说说我跟猫猫以及猫猫奶奶的故事。
猫猫是我的第一个上海朋友,我们住一个寝室,4年下来,自然就成了好友。她大方体贴,完全颠覆了我脑海里关于上海女人精明任性的印象。跟这样的她同住四年,不成为朋友,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二那年,非典横行。学校休学一周,大家回家休养。我们学校,90%以上都是上海人,所以,大家自然都回家了。学校打算把我们为数不多的几个外地同学集中在一个宿舍楼,方便管理。原本是无所谓的,可是听说连食堂的阿姨都不上班了,那……我们吃啥?
那时,我是班长,班主任三令五申不许多说以免造成恐慌,我还是忍不住把心里的不满跟猫猫抱怨了一下,当然,也反复提醒她,此话到此为止。第二天是周五,寝室里的其他2人催着猫猫一起去买回市区的校车票,她们3人出了门,剩我一个人在寝室里自怨自艾。
哎,平时说多好的朋友,到了这个时候,还不是剩下我一个?大难临头各自飞,就是这样的吧……
猫猫就在这个时候回来,手里拿着两张票,拉起我的手,“走,跟我去找老Y,跟他说你不住校,住我家!”
我完全惊呆了,等着反应过来,已经被她拉着下了5楼,出了宿舍区。也许,真的是怕一个人被扔在学校里孤零零的感觉,知道会给她和她的家人添麻烦,可是,我还是任性地跟她一起回家了。
善良的猫爸爸,做得一手好菜,听猫猫说,为了我的到来,特地下厨做了一桌子菜。
和蔼的猫妈妈,翻出了结婚时候的被子给我盖,晚上不停地叮嘱猫猫,不要太早关空调。(猫猫人胖,不怎么怕冷……)
周日,跟着他们一家去看住在市郊的猫奶奶,满脸皱纹却精神矍铄的猫奶奶进进出出,一会儿要给我拿糖吃,一会儿要给我拿水果吃……猫奶奶不怎么会说普通话,可叫起人来一口一个“美眉”,可把我乐坏了,被一老太太叫“美眉”,生平第一次呢……(后来才知道,人家那里是管女孩子叫“妹妹”,发音不标准听起来像“美眉”而已,白激动了一场……)
吃过午饭没多久,猫奶奶又进了厨房,猫猫拉着我一起进去帮忙,然后看到猫奶奶在做蛋饺。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把吃食做得如此精细,火苗轻轻地跳着,勺里的蛋液滋滋地响着,奶奶微微地笑着,身边的猫猫,一个个将做好的蛋饺放在盘子里,将被家人疼爱的感觉盛在我的心里。
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几年后,跟猫猫再次聊起此事,她总是一脸茫然,“是吗?不记得了……”对于她来讲,或许只是举手之劳,可是与我,却是可以牢记一生的感动。
猫猫的奶奶90岁了,身体仍然健康。每次说起来,猫猫都无比自豪。希望奶奶的身体一直硬朗下去,永远成为猫猫的骄傲!
最后,说到蛋饺,就想到了做蛋饺做的很漂亮的米芽姐姐了,借文章的最后一个小角落,送上一句晚到的祝福——米老师,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