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托子,地方性称呼,就是拌进了菜丝的薄饼,有的也叫菜塌子。“托”字的由来,琢磨着可能是稀面糊,托泥带水的感觉吧。
有菜,有面,有鸡蛋,早晨来一张瓜托子,吃着很清爽,既营养制作还很快。
主材:西葫芦,面粉,鸡蛋。
制作:
1,西葫芦1个,洗净,擦成细丝。加4克盐,3克十三香,1个鸡蛋搅拌均匀,放置一会儿,会出一些菜汁,然后加240克面粉,边加水,边搅拌,拌成稀面糊,撒上一把葱花,拌匀待用。
2,如果有时间,可以将面糊静置十分钟。鏊子加热后,刷一层油,倒入一勺面糊,摊薄,成圆形。待底面金黄,翻过来再烙另一面,两面金黄色,即可出锅。
这些份量的面,烙这样大小的饼,共四张。可以折叠盛盘,也可以切片。
超级啰嗦:
1,加水量的多少,和面糊的稠稀有关,面糊稠了烙的厚,稀了烙的薄,根据自己的喜好适量加水。
2,家常饭式,里面的材料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自己根据喜欢的口味,放什么、放多少,随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