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美食天下-红 红得发紫

眉儿
2016-08-19 14:55

春秋时的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甚至因自己喜欢而禁止百姓穿紫色衣服。自此,上行下效,紫色渐由不被重视的杂色变成高贵之色了,紫开始胜过红。 汉唐时,紫色的地位又进一步攀升,生活中高贵的东西常冠以紫字,如紫檀、紫晶、紫貂等。唐朝规定一、二品高官穿紫色衣服,级别较低的才穿红色衣服。这时若本穿红色的普通官员换了紫服,红到发紫就意味着升上了高级官位。 我国封建时代的等级尊卑十分严格,连服饰穿戴也有严格规定。如黄色是皇帝的专用服色,其他人(除太监外)一概不能“染指”。各级官员服饰也不相同,不能乱穿。官职品级不同,衣服颜色也各异。这种制度就是“品色衣”制度。 “品色衣”制度起始于北周,形成于唐朝。宋、元、明、清沿用时,只是在局部作了一些小的调整。就唐代而言,官分九品,三品以上穿紫色,四品深红,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着紫穿红者便是身居高位者,而穿青色衣服者,官卑职微。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其中就有遭贬后的官职低微之意。那些穿红着紫的达官贵人可以经常出入朝廷。于是,人们便以红色作为发达的标志,而达到紫色则是位居皇帝之下的高官了。 故而

已参加“新LOGO新玩法 发现生活中的“美食天下·红””
晒出我的美食生活

眉儿的更多帖子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