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腊月廿三,家家忙着过大年。小时候有首儿歌:廿三是小年,祭了灶年来到;廿四扫房日,干干净净迎新春;廿五糊窗户,剪花喜庆热乎乎;廿六炖大肉,香喷喷的飘万里;廿七杀公鸡,杀鸡祭天过新年;廿八把面发,一年之际在今朝;廿九蒸馒头,馒头象征好兆头;卅晚上熬一宿,新衣备好等初一;大年初一去拜年,家家户户在寒暄。 小时候,家里总是蒸一天一夜的馒头,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 提起馒头可谓历史悠久,它源于中国。据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安定后方而进军西南,在横渡泸水时,因瘴气熏天,毒液漫流,过河士兵中体弱者多触水致死,军队难以挺进。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泸水的河神。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于是命杀牛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 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过年我们蒸的馒头,多姿多彩形象丰富。因馒头的样式不同,含义自然也不同:鱼形为吉祥,桃形为长寿,苹果形为平安如意。
已参加“2017吃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