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易发生骨质疏松,一般情况下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才能诊断出,其实发生骨质疏松时,身体的某些部位会发生一些改变,可以通过观察以下部位来自我诊断是否患有此病。 一、看牙齿 人到中年,原本没有牙病的人,出现牙齿松动,这时你要警惕是否骨质疏松在捣乱。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状态也开始走下坡路,骨密度越来越低,导致牙槽骨不坚固,牙槽骨骨质疏松就很有可能发生。 二、看指甲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质会流失,引起指甲变软。用大拇指的指腹去触摸无名指的指甲,看是否平整,是否有沟壑存在。如果存在沟壑很有可能是患有骨质疏松,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 三、看皮肤 皮肤厚提示骨骼好。因为钙参加全身所有组织器官细胞代谢,同时也具有营养皮肤及治疗皮肤病的作用,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同时也会伤及皮肤,使皮肤粗糙、干燥。 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1)黄豆排骨汤 组成:黄豆100克、猪排骨500克。 用法:将黄豆、猪排洗净入锅,加水3000ml,加佐料同煮。食黄豆、排骨、喝汤,每日一次。 适应症:老年手足抽筋,腰酸腿痛,关节疼痛的骨质疏松症,亦可作为预防缺钙长期食用。 (2)香菇肉丝豆腐汤
图片[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