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黑麦面包使用了有甘草味道的茴芹和小茴香,以及橙皮和少许小豆蔻,我们完全可以把它想象成面包版本的茴香酒。现在,营养师已经证明橙皮、甘草糖味道的香料和苦味的食物有利于消化,几个世纪以来很多传统文化也都认同这一点。这款面包是由天然酵母酵头和人工酵母混合发酵制成的,因此它的味道比那些只通过人工酵母发酵的面包更丰富。发酵产生的乳酸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前消化面粉,还能使面包的味道更佳,保质期更长。”
那个茴芹粉一直让人感到很茫然,就不知道它对应什么样的植物,也没能找到这香料制品。最后只好把它略去。临到面包制作前夕,又死不甘心在淘宝搜了一下,依然没看到卖茴芹粉的,却发现在一些植物图片的下面,“茴芹”与“鹅脚板”等名称并列。虽然依旧无法将“鹅脚板”与具体的植物形象联系起来,但这名字却比茴芹要熟悉多了。
没有干橙皮,找了一块干橘皮来代替。担心橘皮味道与橙皮有差异,又加上一些橙皮屑。况且,没说是干橙皮屑,若是一整块橙皮,煮后应该是要捞掉的吧?这个也没找到答案,只是自作主张,将那煮后的橘皮扔了。
所有材料搅拌成团,只揉4分钟,还要能够拉膜,这好像有点难为人。勉勉强强能够拉个膜之后赶紧收手,因为“整个和面过程需要在6分钟内完成,不要和面过度,否则黑麦面团会很黏。”
正想着要不要选择用土司盒将面包做成三明治面包的形状,忽然发现,“大多数面包都是在烘焙前割包的,而在最后醒发前割包的面包(如瑞典黑麦面包)和它们在外观上有所区别。在膨胀过程中,瑞典黑麦面包的切口会被填满,从而向外扩张。在烘焙时,切口就好像已经愈合了一样,这使得切口处的面包皮与别的地方颜色不同。”就这么短短两行字,立马改了主意。
面包整理的梭子形,切口,发酵,然后刷上蛋液烘烤。切口的豁嘴完全被撑平,只留下些许孔洞。面包皮绷不住劲,有些被撑破了。整个形状犹如怪石嶙峋,而蛋液却有让它泛着亮光,看起来真是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