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健康的名义少吃肉甚至拒绝肉。还有这样一种调侃,说的是农村人不理解城市人:“我们跟着城里人吃肉了,城里人却都开始吃素了。”肉怎么吃才营养?成了很多人关心的热点问题。
吃肉太多,伤“心”伤“脑”
科学研究发现,早期的人类只吃蔬果而不吃肉类。直到后冰河时期,人类所需的水果、坚果与蔬菜不敷所需,为了活命,才开始吃死亡动物身上的肉作为补充。但过了冰河时期后,素食品充足了,吃肉的习惯却延续了下来。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都有不少“肉食动物”,汉堡、烤肉、烤鸭、红烧肉――顿顿“无肉不欢”。据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每天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分别为248克和126克,而中国营养学会给出的标准仅为每天50―75克。其实,中国古代对食肉就颇有争议,《吕氏春秋・重己》中指出,善于养生的人是“不味众珍”的,因为“味众珍由胃充,胃充则大闷,大闷则气不达”。“众珍”主要指游鱼、飞鸟、走兽之类的动物食品,古人认为这类食品吃多了会使脾胃消化功能呆滞,还会影响气血功能的畅达。现在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吃肉过多对人体非常有害:美国每年至少有100万新增心脏病患者,近60万人因此丢掉性命。美国的心脏病研究委员会研究报告指出,这些心脏病患者,大多数是由于吃肉太多,吃蔬菜和运动太少。除此之外,吃肉多和高血脂、肥胖等代谢病也息息相关。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更撰文表示,连关节炎、胆结石、老年痴呆症、骨质疏松这些看似不相干的病,也与吃肉多脱不了干系。当人类变身“肉食动物”,不仅会对身体带来损害,“还会使人体大脑多巴胺分泌旺盛,乙酰胆碱活动异常,造成情绪暴躁、欲望强烈,而且影响智力。”苏州荣格心理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告诉记者。
肉类之最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学教授杨力说:“过量吃肉是不好,可是从营养学上来讲,放弃肉食并非养生之道,膳食平衡才是我们提倡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李兴民副教授介绍说,从农业上来讲,肉一般分为三类,畜类、禽类和水产。猪、牛、羊等为畜类;鸡、鸭、鹅等为禽类;鱼、虾、贝等为水产。三类肉口味营养不同,适宜的人群也各异。
牛肉:最强壮的肉
凡身体虚弱而智力衰退者,吃牛肉最为相宜。牛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但牛肉的肌肉纤维较粗糙不易消化,有很高的胆固醇和脂肪,故老人、幼儿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在这里,小美为您精心推荐几道牛肉的菜谱:
羊肉:最滋补的肉
羊肉有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之功效,对气喘、气管炎、肺病及虚寒的病人相当有益。还能益肾壮阳,补虚抗寒,强健身体,是冬令的滋养食疗珍品。但需注意的是,羊肉毕竟性偏温热,并非人人皆宜。阴虚火旺、咳嗽痰多、消化不良、关节炎、湿疹及发热者应忌食。
在这里,小美为您精心推荐几道羊肉的菜谱:
猪肉:最补铁的肉
猪肉肥瘦差别较大,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多吃容易导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质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由于猪肉的纤维组织比较柔软,还含有大量的肌间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在这里,小美为您精心推荐几道猪肉的菜谱:
鸡肉:脂肪最少的肉
这里说的鸡肉,是指去皮的鸡肉,因为鸡的脂肪几乎都在鸡皮。每100克去皮鸡肉中含有24克蛋白质,却只有0.7克脂肪。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症有很好的食疗作用。鱼虾:微量元素最多的肉鱼虾中的微量元素极为丰富,含钙、铝、铁、锰、铜、钴、镍、锌、碘、氯、硫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水产品虽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是不宜多吃。受海洋污染的影响,水产品内往往含有毒素和有害物质,过量食用易导致脾胃受损,引发胃肠道疾病。
在这里,小美为您精心推荐几道鸡肉的菜谱:
每天75克肉,一副牌大小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于康和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宋新均表示,肉中的蛋白质我们还可以用牛奶、豆类来替代获得,但是B族维生素、必需脂肪酸以及锌、铁等矿物质,是无法用蔬菜水果来替代的。“因此,我们不是不需要肉,而是不需要过多的肉。”于康说。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翟凤英表示,“膳食平衡宝塔”中明确指出,一个人每天摄入瘦肉75克,即一副扑克牌大小的一块。而蔬菜,每天最好摄入500克左右。“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将这两样吃反了。”杨力表示,肉类有红肉、白肉之分。红肉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