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全球缺奶使中国有望成为市场救星

资讯 > 食品行业

家认为,要满足全球对奶制品的需求,只有依靠中国、阿根廷这样的新兴生产国。牛奶价格上升带来的收益,能提高这些国家的产量。此外,美国也会成为新的奶制品出口大国——国际市场上的牛奶价格,已经超过了美国经过政府补贴后的牛奶价格,使美国的奶制品出口变得有利可图。

存了多年的钱,新西兰人杰弗·欧文终于在2003年从父母手里买下了奶牛场。如今,45岁的欧文管理着奶牛场和300头奶牛。虽然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但努力并没有白费——4年来,他的奶牛场的估价上升了一倍多。随着全球牛奶产业的蓬勃发展,新西兰奶牛场的价格也不断上升。

据德国国际农场比较研究网络(下称IFCN)的数据,新西兰是全球最大的牛奶生产国之一,并且是最大的牛奶出口国。IFCN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部分地区的奶制品短缺危机,很可能在全球蔓延,因此牛奶价格将保持在高位,甚至进一步上升。但身处牛奶产业链中的企业不会觉得这是利好消息。例如,由于原料牛奶的涨价,即便提高其所产巧克力的价格,也无法阻碍好时食品公司(Hershey)去年的利润大跌96%。

美、欧、澳均捉襟见肘

同为紧俏商品,牛奶与石油不同的是:你不能将牛奶桶装后储藏起来。它是易变质食品。即使以奶粉的形式储存,也有保存期限。因此,每年全球只有7%的奶制品可销往国外,余下大部分在国内市场销售。因此,奶制品贸易比石油更受地域限制。巧克力制造商、大型连锁超市等需要大量购入牛奶,往往与奶制品企业签订长期合同,以规避牛奶价格的突然震荡。因此在以往,各国牛奶短缺的情况各有不同,并不是所有国家的消费者都能感受到牛奶短缺的影响。

此外,过去美国和欧洲的库存一直有充足的乳酪、黄油及奶粉,其他地区的奶制品出现短缺时,常常可从美国和欧洲进口来缓解压力。但目前,美国的奶制品库存已因国内消费增长而消耗殆尽,而欧盟由于新成员国不断增加,牛奶供应也日趋紧张。IFCN的主管托斯特恩·赫门博士称:“库存已经空了。”

澳大利亚曾是奶制品出口大国。但因连年干旱使牧草大片死亡,该国的牛奶产业蒙受了灾难性的破坏。许多人担心,澳大利亚的干旱不是暂时的,而是全球变暖引起的,其牛奶产业将不再可能回到从前。在奶制品产量不断上升的中国,国内需求的增速甚至超过了产量增速。据IFCN的统计,目前中国人年均消费牛奶超过25公升,而2000年仅为9公升。因此,虽然中国现在已跻身全球牛奶生产大国之列,但仍是全球最大的奶制品进口国。在其他一些奶制品生产国,不断上升的奶制品价格促使政府出台控价政策。在阿根廷,政府已对本国的出口奶制品征税;印度今年也开始禁止奶粉出口;南非政府对本国产品实行固定价格政策;德国也在密切关注牛奶和黄油价格的上升。

中美等国将成“市场救星”

然而,牛奶价格上升并没有给生产者带来实惠。在新西兰,今年奶农的收入增长了24%。但出口增长、资产价格上升和农民增收,都推动了新西兰通货膨胀的加剧,迫使新西兰央行近期将基准利率提高到8.25%。高利率也导致新西兰币兑美元的汇率升至22年来的最高点。

随着新西兰币升值,奶制品出口赚取的外汇,在折算成本币后减少。出口繁荣也导致新西兰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凸显,从而使劳动力成本一路飙升。而土地价格高也阻碍了新的牛奶生产商的进入。这些都制约了新西兰增加牛奶产能。专家认为,要满足全球对奶制品的需求,只有依靠中国、阿根廷这样的新兴生产国。牛奶价格上升带来的收益,能提高这些国家的产量。印度已经宣布,将在下个月解除奶粉出口禁令。

有一些人认为,美国会成为新的奶制品出口大国——国际市场上的牛奶价格,已经超过了美国经过政府补贴后的牛奶价格,使美国的奶制品出口变得有利可图。赫门认为,美国中西部和欧洲的确都能提高牛奶产量,但这将需要1年~2年时间,并且这意味着需要消耗更多日益昂贵的玉米和谷物。因此,即使全球牛奶需求得到满足,价格仍会居高不下。

下一篇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食品行业文章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