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食记忆,不一定是什么山珍海味,只因其中有家的味道,有妈妈的味道,便永久烙印在我们心头,平时也许不被想起,可一旦开启回忆的闸门,它们便会如潮水般涌入脑海。冬菜包子于我,便是这样的一种美食记忆。
小时候,每次爸爸妈妈带我去中山公园,常会买上几个“来今雨轩”的冬菜包子,热气腾腾,松软雪白,趁热咬上一大口,咸中带甜,鲜香爽口。
长大了,公园去的少了,冬菜包子的滋味也逐渐淡忘了。直到自己快要做妈妈时,不知触动了哪根神经,忽地格外想吃这口,孩儿他爹楞是坐了十几站车,又蹲在人家饭馆门口等了半天,总算是买到了新鲜出炉的冬菜包子,回家递给我还是热乎的。
一样的“来今雨轩”,一样的冬菜包子,我却已经从当年的小女孩变成了为人妻、为人母。
如今,身在异国,不只是时光流转,还有空间的转换,想再吃冬菜包子,已是难上加难。自己动手包吧,虽然形不似,味也不同,但总归是份美好的回忆。
酵母粉用温水冲调,和入面粉;
用筷子搅拌成团后,反复搓揉成面团;
醒一个小时后再次揉搓,将里面的气泡排出;
等面团体积变大,用手指按下后,不会回弹,面就发好了;
醒面的同时准备馅料:
冬菜包子用的是四川冬菜,是以芥菜为原料,国外很难买到川冬菜,我便用天津冬菜替代,这种是用白菜做的;
冬菜是用盐腌制的,所以最好能用清水浸泡一会,去除一些盐份。而且,拌馅时也不需再加盐了,我只加了少许生抽、香油和五香粉;
我还用热水泡发了香菇和笋干,剁碎挤水后加入馅料中,有很明显的提味效果;
醒好的面团切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擀圆后,包成包子,冷水入锅,旺火蒸15分钟即可。
印象中“来今雨轩”的冬菜包子外型很独特,高高的,褶子都集中在顶部,好似一顶帽子,实在是难以复制,只能退而求神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