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花样包菜】--色香味俱佳的双色包菜

筝筝日上
2011/5/2 11:37

其实每年都有报道,菜农、果农因为所种的果蔬卖不掉,不得已亏本贱卖,或烂在地里。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因素。物以稀为贵,如果前年种包菜赚钱,菜农今年肯定会大面积种植,产量增加,价格肯定会走低,这是市场规律;其次,农产品信息获取渠道不畅,也是原因之一;当然流通环节不畅,中间商的囤积居奇,政府的错误作为等等都是导致菜贱伤农的原因。

作为消费者实在为这些菜农伤心遗憾,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多买点多吃点,用我们微薄的力量给予菜农些许安慰。奇怪的是,我们这的菜场并没有出现大量的包菜,甚至连包菜的影子都难见到。询问摊贩,都说外面的包菜没进来,本地的包菜又很少,所以踪影难觅。

为了积极参与美食家的活动,我每天都要去菜场买包菜,但都是失望而归。前天晚上逛超市,突然发现有三颗包菜静静的躺在货架上,我如获至宝,赶紧买了一颗,又发现卖西红柿的货架里,躲了一颗蔫头耷脑的紫包菜,反正都是包菜,一起买了。两颗包菜将近3元多,真的是挺贵的。昨天就做了一个最简单的炒包菜,只不过是紫包菜炒白包菜,色香味出奇的好,该不会是期盼已久之后的心理作用吧?女儿的回答是:混搭有时出奇效。这算是成功了。

**********************************************************************************

原料:圆包菜,紫包菜。

辅料:红椒,胡萝卜

调味料:盐,鸡精。

制作:

1、将包菜的叶子剥下4-5片,洗净后,切丝。红椒,红萝卜也切丝。

2、坐锅热油,下胡萝卜丝和红椒丝煸炒。

3、将包菜丝倒入锅内,大火快速翻炒断生。

4、加盐,鸡精调好味即可。

原料图:圆包菜,紫包菜,红椒,胡萝卜。

1、将包菜的叶子剥下4-5片,洗净后,切丝。红椒,红萝卜也切丝。

2、坐锅热油,下胡萝卜丝和红椒丝煸炒。

3、将包菜丝倒入锅内,大火快速翻炒断生。

4、加盐,鸡精调好味即可。

不是王婆自夸,色香味俱佳。

晚上接着又吃了一盘,不过女儿自己做了一盘包菜沙拉,用紫包菜做碗,装上圆包菜,还挺漂亮的。生熟两吃,健康美味。

温馨提示:炒包菜一定要大火快炒,口感爽脆。否则口感绵绵的。

菜贱伤农的背后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在《南方都市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对这一现象做了比较全面深刻的分析,推荐给大家。

《六问“菜贱伤农”背后真相》

       作者:谢作诗

    今年春天,菜价暴跌成为全国各地菜农不得不面对的痛苦事实。和去年同期相比,各地批发菜价跌去50%左右。商务部的数据显示,4月11日至17日,全国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9.8%,三周以来已累计下降16.2%。一些地方的农民家里的菜根本就没有人要,只能碾碎了在地里当肥料,或者让人拿去喂猪。8分钱一斤的卷心菜让山东济南历城区唐王镇的韩进明白,自己的6亩卷心菜要赔掉上万元。而这6亩地,是韩进家仅有的经济支柱。这名39岁的农民在绝望中选择了在卧室上吊自杀,引起了全国对“菜贱伤农”的关注。

与此同时,消费者却没有感到菜价有明显的下降。有报道显示,在田间地头收购的卷心菜8分一斤,到了市区菜市场卖价就达到8-9毛一斤,相差了近10倍。在杭州,新上市的卷心菜在批发市场也就一毛五一斤,但到了农贸市场却一元五角一斤,几公里就翻了10倍。

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其中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六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农民菜地里菜价那么低,但是商店里菜价降得并不多?

超市里、市场上的菜价虽然也降了,但是与菜地里、批发市场上菜价的下降相比较,则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八分钱一斤的卷心菜,菜农都自杀了,可是消费者感觉菜价没有降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唯一讲得通的解释就是流通费用太高:过路费高,油费高,人工费高,摊位费高,税费高。你想想,去年有报道说,河南有个货车一年竟然逃了几百万的过路费,你就可以想见这个过路费、过桥费有多高了。又比如说,你想想中国庞大的公务员队伍,不用看税收数据就可以想象税收高不高了。再想想吧,房价那么高,摊位费又怎么会低呢?

导致高流通费用的原因不是中间商抬价,这个根本就不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中间商的进入门槛很低,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处在竞争性行业中的中间商不可能说想抬价就抬价,中间商不是中石油、中石化,他是价格接受者,不是价格制造者。第二个,网上看到,有人调查了中间商,他们起早摸黑,挣的是很可怜的钱,完全没有想象的高利润。

所以,是中间环节出了问题,但是问题肯定不在中间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菜价低得来菜农上吊,把它毁掉,没人收割的地步?

农产品市场景气波动是市场正常表现,去年价格高,农民就会扩大生产,今年产量就会增加,价格会走低,等今年产量高、价格低了,明年产量又会减少,价格又会走高,它有一个周而复始的变化,有这样一个市场现象。但是像去年、今年这样的大波动就不是市场自然波动可以解释的。这个问题一定要放到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的大背景下才能得到正确理解。

金融危机后,发了太多的货币,有自身超发的,有外源性增发的,总之是流动性泛滥。泛滥的流动性一开始被房地产吸收,当房地产因为高房价而受到打压后就流向别的行业,包括农产品。你看去年,“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唐高宗”、“油你涨”、“苹什么”……在泛滥的流动性下很多农产品、大宗商品已经不是简单的商品了,而是具有了资产的性质。具体到蔬菜市场来说,菜价涨人们囤菜,囤菜于是菜价愈加上涨。电视报道有人因为囤积大白菜而一下子亏损160多万的。上百吨大白菜放在冷库里,因为售价不足以弥补电费、冷库费、人工费而不得不弃菜逃跑了。去年大白菜在产地都是一块多钱。所以今年面临的决不仅仅是因为北方地气候良好而导致的蔬菜丰收,更有在去年高价刺激下菜农扩大生产而大幅增加的蔬菜供给,以及去年因投机而囤积的大规模的蔬菜存货。然而蔬菜需求却是基本稳定的,不可能说白送你就多吃多少,于是生产过剩的矛盾就成为无可避免的事实。

第三个问题:价格如此波动,难道不是市场失灵吗?

今年的市场太过悲壮了,悲壮得来要付出农民兄弟的生命。一些人于是老调重弹,又在那里说什么市场失灵,又在那里主张政府干预。价格如此波动,这难道不是市场失灵吗?!

本来,市场有效运行是需要条件的,条件之一,要有稳定的货币环境,而这是需要政府来提供的。可是去年、今年的价格剧烈波动恰恰是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的产物。再者,去年价格上涨,本来就意味着今年产量会增加,价格会下降,然而政府在去年菜价上涨的时候,采取的是鼓励生产的办法。但是去年的鼓励生产的措施,并不能增加去年高菜价下的蔬菜供给。因为蔬菜种下去,不可能第二天就收获,总得要等两三个月,而三个月过后,蔬菜已经是过剩了,政府的鼓励措施不但没有平抑市场波动,反而加剧了供需矛盾,制造了市场波动。所以,去年、今年的市场表现,恰恰不是市场失灵,而是政府失灵。剥夺那位农民兄弟生命的不是市场的自发性、无序性,而是政府的好心办坏事。这才是问题的真相之所在。

不是有好的愿望就有好的结果。哈耶克说,是美好愿望把我们带向地狱的。一般来说,政府没有能力拥有组织生产和交易的分散信息,其行为难免具有滞后性。事实上,如果政府真的有能力干预市场,那么我们就不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了,计划经济体制也就不会失败了。

第四个问题:中间商难道不是罪魁祸首吗?

菜农是根据预期市价来安排蔬菜的生产的。为什么预期价格会远远高于实际价格呢?是谁让菜农产生了高菜价预期的?难道与中间商的投机行为没有关系吗?似乎不能说没有。之所以要说似乎,是因为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回答,就是为什么中间商过去没有这样的大规模的囤菜行为呢?为什么这样的大规模囤菜行为发生在2010、2011年,而不是别的年份?

不是2010、2011本身有什么特别的,而是它们是流动性泛滥的年份。我们真正要问的问题是:假如没有货币超发,没有流动性过剩,还会有这样的大规模的囤菜行为吗?我们真的要深刻反思的是:居然大蒜、辣椒、生姜、甚至大叶蔬菜都成为资本品,这到底是谁的错?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指责企业和商人的逐利行为,哪怕是囤积居奇的投机行为。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逐利的动力,在别的情况下也不会有组织生产、调节供求的动力。创造利润乃是企业和商人的最大道德,他们只是在给定的市场环境中追求利润。我们真正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商人选择囤积居奇而不是诚实经营来逐利?到底市场环境的哪个部分出了问题?

实际上,中间商不但无过,反而有功。菜农为什么会错误地扩大产量呢,恰恰是信息不对称。中间商一头连接消费者,一头连接供给者,他能起到信息沟通的作用,可是去年价格高企的时候我们要取消这个中间商,搞什么农超对接。把中间商取消了,结果反而使得信息不流畅,更加加剧了信息不对称,所以不是中间商导致去年的高菜价和今年的低菜价,不是中间商在制造波动,恰恰要靠中间商来平抑这个市场的波动。投机是有的,但不是所有中间商都在投机,也不是什么时间、什么条件下都可以投机的,而且即便投机也不是中间商的错。今天,菜价低了,政府又要取消中间商,又要搞农超对接。可是这样做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已经过剩了的蔬菜,因为你白送需求者他也只能吃那么多,他不可能增加太多。而且也不可能有效降低终端市场的菜价,因为决定因素是高过路费,高油费,高人工费,高摊位费等。

第五个问题:农产品涨价是可以回避的趋势吗?

现在有一种说法,农民是分散的生产商,谈判力量弱,要联合,要公司化规模化种植,要成立农协,来增强他们的博弈能力和定价权。如果这是农民自发的需求,倒也无可厚非,但是政府不要去推动这个东西,当然也不要去反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产,这些事情让市场去做。政府要做的是提供稳定的货币环境、有效地产权保护、良好的法治环境。

从中长期来看,因为劳动力价格在上升,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包括蔬菜价格会进入一个上升的通道。我们不可能永远维持一个低的农产品价格,除非我们经济不发展,除非我们工业不发展,因为工业发展意味着农业的机会成本在提高。农产品价格并不是由农业生产的本身属性决定的,而是由做工业的机会成本决定的。所以,农产品涨价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再说了,农产品价格不上升,农民的收入怎么提高啊?实际上,人为压制和拔高农产品价格都是错误的。政府人为抬高农产品价格,或者变相补贴农业,将导致农民不愿意离开土地,不愿意到工业去,工业用地价格高企,这等于是间接提高了工业化成本,阻碍工业化的步伐。最终,我们的绝大多数农民要转到工业上去,农产品价格要上升,一些农业用地要转为工业用地,这是趋势,这个趋势总体来说收益大于成本,不是坏事,我们没有必要人为的阻止它。

第六个问题:政府应该做什么,又能够做些什么?

今天的市场败象其实不是市场本身的错,而是政府错误作为的结果。要不是政府超发货币,流动性泛滥,引发投机行为;要不是政府把中间商挤出,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要不是政府在价格高企的时候鼓励菜农扩大生产,导致了蔬菜更多的过剩,市场波动不会如此剧烈。要解决的恰恰是政府的这些错误作为,还市场健康运行本来需要的环境,而不是在蔬菜供不应求、价格高企的时候去鼓励生产,在蔬菜供过于求、价格低廉的时候又去补贴菜农。

市长抓什么菜篮子工程,其实这是很荒唐的一件事情。抓不了,你越抓越出问题。市场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不能破坏它的这个功能。市场会不会犯错误呢?会,但市场错误不会如此巨大。而且不能有点波动就去干预,就要避免,那不行。市场是有纪律的。只有在市场纪律的约束下,生产者才会增强风险意识,理性组织生产和投资。如果政府总是想着去干预它,不是鼓励,就是补贴,生产者反而没有纪律这个概念了,没有风险意识了。更重要的是政府干预不了市场,如果真的能够干预那还行,可是今天的市场表现恰恰是政府干预的恶果。

如果政府要干预,应该做的是降低交易费用,降低税费啊,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啊,而不是简单的鼓励生产或者补贴菜农。要不要生产,生产多少,怎么生产,这不是政府决定的,是由生产者自己去决定的,政府要考虑是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一个低交易费用的市场环境。

这里尤其要强调政府维护币值稳定的职责。通货膨胀为什么说很坏呢,就是它扭曲价格信号,破坏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组织生产的功能。比如说,你货币超发了,物价会上升,但是物价上升不是说所有的商品在同一时间、同比例的上升,它一定是有的商品先上升,有的后上升,那么当菜农的蔬菜价格上升的时候,菜农不可能调查所有商品的价格,他不知道这是一个货币超发,一般价格水平上升的前奏,他还以为是自己的这个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了,是蔬菜的需求增加了,所以他就会扩张产量,当他扩完的时候,结果其实不是相对价格上升,不是真实需求的增加,而是一种普遍价格上升。当菜农最终看清楚这一切的时候,他的产出已经过多了。接下来,他不得不痛苦地降低产量。最终结果,产量还是回复到原来的水平,只有价格上去了。所以,我们说货币发行短期导致产量增加,长期不会导致产量增加,只会导致价格上升,但是这个过程整个经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货币纪律。

  

下一篇

筝筝日上的日志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