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我眼中的美国与欧洲

fishkid
2012/5/18 06:54

身体忽然感觉有些失重,迷迷糊糊的我缓缓睁开双眼,拉起飞机的窗子,一阵强烈的阳光刺得我再一次闭上了眼睛。这时我的精神还有些恍惚,可眨眼间还是瞄见了朵朵白云下的草地,雪山和湖水。再闭眼,我知道我自从2006年开始国外生活后的第53次飞行即将结束了 ------ 我再一次回到了风景如画的瑞士。

这是我第一次去美国,和6年前第一次落地欧洲比,少了些激动多了些淡定。我甚至没有什么太大感觉,还不如我2010年第一次到英国的时候来得兴奋。这是生活的历练让人变得成熟,还是我当真失去了曾经有过的激情。这真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咱还是先从简单的开始,谈谈这些天在美国的经历吧。也许我拿六年的欧洲经历和两周的德克萨斯的经历比较是不公平的,但我确实是想说些什么,所以就叫我眼中的美国吧!

餐饮

1.吃的种类

先从吃开始吧,到美国的前几天,我中午都是CHI那边管饭,每顿吃的真都很好,各种各样的菜,世界各地的做法,有PASTA,有茄子,炖牛肉什么的,你很难说到底这些属于哪国菜,但真的很好吃。以前我也吃过在欧洲开会的饭,和这里比真的不如!曾经总是听说美国人只吃汉堡快餐,但我确实发现真做起来,也都挺好吃的。

晚上的时候,有时会和同事去外面吃。德州最著名的是barbeque还有墨西哥餐(这里离墨西哥很近)或许还加上汉堡?咱就都谈谈吧,先从汉堡开始。德州这里的汉堡不是麦当劳快餐式的,而是真的是一份菜,份量非常足,那种德克萨斯汉堡很大很大的面包里面加片肉,酸黄瓜,洋葱西红柿和生菜还有奶酪,还要有一大份薯条。有的还带些鸡翅。份量真的很大,是那种麦当劳的无法比拟的大。热量惊人,但说实话,第一次吃的时候还挺开心,因为欧洲的吃的量都很少又贵,总是花了很多钱什么没吃到,又难吃份量又少。美国这个大汉堡确实特实惠,基本上一份都只是10美元以下,一般6-7块左右。也许你认为汉堡没什么,但我再重复一遍,我确实吃得很开心。这也许解释了我为什么去下德克萨斯又胖了一圈吧。

                  

说到德州烧烤,也是很有名。我去吃的就是在Fridays里面吃的Texas浇汁烤排骨, 我只要了半份9.89美元,结果一上来之后是超大一份。。。。很难想象如果我要全排的话是多么恐怖。

      

排骨其实烧烤的味道并不弄,而是那Texas风味的酱料比较有感觉。当然,也没有那么那么美味,咱就是图个新鲜。9.89美元在一家餐厅买一大份排骨,这在瑞士是不可能的。我曾经花30法郎买过牛排,难吃的很,还花40法郎吃过鹿肉,几乎要吐了,做的巨咸。和这些比起来,在美国吃东西真的是要更合心意。

再说墨西哥餐,这里有很多墨西哥人,因为是离得近的缘故吧。餐馆也很多,我去了一家Austin的吃了墨西哥风味点心,有点过于甜了,不过还OK。还去了一家HOUSTON的吃的,那一顿可把我难吃坏了。我没有任何照片,但是那就是烤糊的牛肉,和蚕豆汤一样的东西,外加一些米饭。上了两个大盘子,再加一盘子饼用来卷肉吃。十分恐怖的多!这三大盘子东西一共只要12美元。但是量太大了,我一开始并不知道,而且也太难吃了,我基本上全浪费掉了。

细心的人已经发现了我在上面说的各种东西的一大特点,就是“巨大”。这里的饭菜,不管是什么,都量巨大。看起来是2-3个人的量。即使我这种总嫌欧洲给太少的人,到这里也实在吃不消。不浪费食物都不行。过于恐怖了。我还去了休斯顿的中国城吃饭,那应该是我在海外见过的最大的华人居住区了吧,这里并没有我在英国唐人街看到的那种具有中国文化气息的宫门。但确实实实在在的华人生活区,而不仅仅是餐饮。比较起来,欧洲的那些更应该叫唐人街china street?而这里的才叫中国城china town.

                

总得来说,欧洲的饮食,不管你去哪里,基本上都以意大利饮食为最多,瑞士根本就没啥好吃的东西,德国也没有,特色食品倒有,但说的上是美味的,我觉得我在欧洲这么多年除了法国那个鹅肝我真的可以竖起大拇指说好吃是美味外,其他的任何东西我都只觉得是普通食物或是比较难吃的食物。在美国吃上选择面更加广,什么菜都可以迟到,即使是对饮食最挑剔的中国人,也会比较满意这里的中餐和其他食品。

2.冰水和smoothie

也许受到德州天气热的影响,这里的每一家餐馆上来之后都会问你喝什么,然后可供的选择里有一项就是水,一大杯加了好多冰块的水,这是不要钱的。一开始我以为就在AUSTIN如此,后来发现HOUSTON也是这样,就觉得这至少是德州的文化,其他的州是不是也如此就不得而知了。

这里喝的有一种东西我倒是头一次听说,那就是Smoothie。我不知道中文应该是什么,沙冰?还是什么。总之,这东西就是用奶油,黄油,水果还有冰搅拌制作的,其实很容易做,也许是我太土了,我还真是头一次听说smoothie这个词语。后来我总点这个东西,点过猕猴桃的,芒果的还有香蕉口味的,都很不错呢。正宗的还要往上面撒那个什么粉。那种粉我不知道具体名字是什么,但我记得在里斯本吃最正宗的蛋挞的时候,上面也是撒这种东西。

                

3. 不在繁华地带的麦当劳

人们也许习惯了麦当劳都出现在市中心,商业街,繁华地段,还有欧洲的火车站甚至机场都有麦当劳。在中国人们还习惯在麦当劳周围找肯德基。但肯德基在欧洲也很少见,只是在中国而已。 我在德州看到的关于这两个快餐的事告诉我,麦当劳一般貌似不在市区。我没有在奥斯汀和休斯顿中心地带见过一家麦当劳,我见到的所有麦当劳都在郊外,比如靠近高速路,或是哪个乡村哪个角落。而至于肯德基,大概在美国真的只有在肯塔基才能看到吧,在德克萨斯我连一家都没找到-----和在欧洲一样。我还真去吃了一家麦当劳,是在休斯顿的自然科学博物馆里面。。。吃的甜筒。。。确实,全世界甜筒都一个味道,不过我都爱吃:-D

         

4. 服务与小费

我讨厌美国吃饭给小费。说真的也许我太抠门了,我真的不喜欢给小费。我不是大款,我也不需要你虚伪的微笑下的服务,就是服务了,也是你愿意的,这是你的工作,我没有理由给你钱,尤其是我并不是每次吃饭都开心。不要跟我说工资低,餐厅服务生工资低和我没半毛钱关系,老板给钱少我为什么要给小费?我很讨厌每次吃完饭要自己计算给多少消费,15%还是多少。大多数情况,所谓的服务只是把菜端上来,然后偶尔走来问你下:how is it going? go你妈个大头鬼ing, 问我句这个我还得搭理你,然后就得给钱做小费了,我给的一点都不开心。 我不d知道谁告诉我在美国吃饭必须给小费的,要不是印度同事在,我有的时候真的不愿意给了。什么服务也没有,就点菜帮端上来就应该得到消费?我不懂这是为什么,我自己一样可端自己的菜,就像在快餐店一样,我可不愿意每次吃完饭找零钱,没零钱还得换然后给消费,见NMD的鬼去吧!在欧洲就没见这种消费规定,也许已经收在饭菜里了,但我更情愿是这样,你把价格提高点算我小费进去也行,我不愿意去花我认为不值得的一分钱,很多时候,那些人所做的事根本配不上15%或者更多小费!

交通生活

1. 形同虚设的公共交通

在欧洲公共交通极其发达,不需要自己有车,也可以出行。但在美国似乎行不通,不管是我在奥斯汀还有休斯顿都遇到这样的问题。当我们想坐车去什么地方的话,找不到公交车。甚至我想从休斯顿中心去休斯顿机场,都找不到车,到处问路人都没人知道。见到一个站牌上面写机场特快,结果等一个小时一辆车都没有,反倒在另外的一条街上看到了一辆机场大巴,根本不停我们等的那个站,却空立一块牌子,这让外地来的人实在是感到恼火。乔治布什机场那么大,为什么没有更便捷的方式从市中心过去,我很难以理解。在奥斯汀坐BUS时候也是,频率非常低,总是要等很久才来一辆,站牌上大多不写时刻表。虽然中国的车站牌也不写,但我是从欧洲过来,而欧洲的BUS都非常频繁和准时,我一时间真的很难接受美国的BUS效率。这里的公共交通,真的让我感觉不到美国生活节奏到底是比欧洲快还是慢,反正我真的觉得这里人都很悠闲,比欧洲人悠闲多了。

但是这里的公车也有两点好,一是报站的时候非常的全。我在休斯顿坐车的时候,车上报站名会报比如说“Westheimer@Stanford street”就是前面是一个区,后面是一条街,我喜欢这种方式,起码它一直让你知道你在哪个区的哪条街,当到了另外一个区之后,随着报站的改变也可以晓得,对于外地不认识路的人来说,就可以打好下车的提前量做好心理准备,也更有方向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公车是可以不用钱放自行车,在欧洲带自行车要额外买票,而且我还真没有把自行车搬到公车上去过,因为地方太小了。但美国这边的解决方式是,每台BUS前面有个自行车架,然后有车子的旅客把自行车放到架子上再自己上车,无疑就方便了很多很多。另外在美国也是无人售票汽车,我不是很喜欢无人售票,因为有时候没有零钱,但是也比瑞士的好,因为在瑞士坐公交车,你必须要在车外面的机器上买完才能上车,有时候真会导致误了车。

        

2.低油价与汽车世界

这里的汽油一加仑3.99美元,换成升,再换成人民币则大概是6块多一升。我真的十分十分十分万分万分惊讶. 欧洲各国油价基本上是1.50-2欧元一升,实在差很多。美国的汽油确实便宜,比中国都便宜。这也难怪这里成为汽车世界,同样也不奇怪美国为什么要到处发动战争,看来和想要维持低油价有很大关系,他们的生活真的不能没有汽车。这里家家都有车,人人都会开车,考驾照只要10块钱。。。汗。还都是自动档的碰碰车。我在这里见到的大轮子的卡车比在哪里都多,需要BMW的那种truck我在德国都没见过,看来也只是为美国人造的。这儿连高速路有时候都在堵车,到处都是车,真的到处都是。欧洲人可以没有车,但美国人真的不能啊。

3.白色的行人交通灯

我在奥斯汀就发现了,这里的行人交通灯是白色和红色的。当然,给车看的灯还是红绿的,只是行人的是用的白色而非绿。我觉得白色小人也挺可爱的,不知道是不是全美国都这样。我从来不看美剧,也很少看美国电影。我想也许常看的人即使没去美国也知道这些,但我确实不知道。又老土了!

                

4. Downtown郊区生活圈

小时候就听说国外人都不住市区,尤其是有钱人更不住,都住郊外,在郊外有自己的房子。但我来欧洲这六年的告诉我,在欧洲还是有很多人住市区的,当然肯定不是特别富的人,比如舒马赫的别墅在瑞士郊外,但住市区的人也不是穷人,市区的房子价格也很贵的。其实我还得说的一个事实事,欧洲人口密集,所以城与乡的分界没那么明显,城里也不是有多么繁华,乡下有的也没有那么荒凉。而且在欧洲大陆的城市,写字楼区,购物区,生活区这三区的界限没有美国那么那么的明显,当然在中国更不明显,北京二环三环里都有人住。但在德州,尤其是在休斯顿所见的是,所谓downtown并不是繁华的商业街,而只是成群的写字楼(下图),还有夹杂的豪华旅馆,在downtown的人本来就不是很多,都是白领。而且本来就没有住宅区,所以住宅区肯定不能在市区里,这和贫富无关。住在郊外的也不都是富人,这只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至于商业区,我去了休斯顿的TheGaleria,很大很大,里面都是各种专卖店。可是这个区域同样不在市中心,而在较为偏远的地方。在AUSTIN的时候更是如此,大型的购物商城都在离市中心很远很远的地方,我们坐公交从市区坐了40-50分钟的公交才到。

                       

关于人

1.过于热情的美国人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美国人都这样,还是因为德州气候热,所以人们都特热情。至少是那种表面上的热情,让我很受不了的那种。 这里你每天被问的最多的就是how are you和how is it going, 这两个真是用的最最频繁的打招呼用语。不管你是进一家饭店,还是旅馆还是商场,一进门,就肯定有人跑过来跟你how is it going。。。。拜托我根本不认识你,跟我套什么近乎。我十分反感,十分讨厌这套。我去逛店什么的,就想自己看,有需要再问。不需要有一个人叽叽喳喳跟我寒暄,而且是我根本就不认识的人,这样搞的人真的很累,尤其是进每个店都如此,更是让人心烦。

另外我真的觉得他们的热情很表面很虚伪。比如我做完CHI的student volunteer之后,那边的人跟我说,hey, you've done a fantastic job. 我了个去,我自己都不认为我做了什么fantastic的事,哪就来这种虚头八脑的忽悠。我真的要再重申,我讨厌how are you, 我不懂为什么这里的人要总问how are you,而其实他们根本就不care,你也根本不认识他。这种感觉让喜欢安静的我觉得很吵。在欧洲人们也会问how are you.但相对频率低,而且起码是在认识的前提下,更不会你每走进一个店就有人跑过来跟你how are you。实在太招人烦了。

2. 过多的胖人

我来了美国之后才知道这里的肥胖是多么的严重,我一直说我在德州吃胖了,但实际上这里的人的胖根本就是你无法想像的。在大街上随处可见金字塔型的男人女人。好吧,以女人居多,就是虽然头已经很大了,但是身体简直就是一个金字塔形状,或者说窝头,或者说便便形。。。太夸张了。欧洲这样人也有,但绝对没有美国这么多!如果说有国家跟中国打仗,那么中国人一人吐一口唾沫就可以把对方淹死的话,那么我觉得美国也不需要使用武器了,用胖子就可以把人压死。 就这么说吧,中国14亿人,美国4亿人,但我真的觉得两国人民的总体重是相等的,懂了吧。。。

3. 双语国家

我真的曾经以为美国会像英国一样,到处只能看到英文,但来了之后才知道不是这样。几乎所有场合,正式不正式的,都有西班牙文,就连喇叭广播也会在英文之后用西班牙语再报一遍。这不仅仅出现在德克萨斯,我在亚特兰大转机的时候也是看英西双语。这一点是我以前不知道的,我虽然知道西班牙语在美国使用人口多,但并不知道被如此广泛的应用。

4. 习惯于多族群融合

为什么所有人都喜欢到美国来,因为在这里你不会觉得自己是外国人。如果你在德国在瑞士在法国去哪里办什么事,对方即使看你是亚洲人也会跟你说当地语言。 在美国也是啊,人家都跟你说英语。虽然事实如此,但实际是有差别的,在欧洲即使人们知道自己国家的语言不是世界流通的,也要维护自己语言的尊严,就是他们对使用自己的语言有自豪感。所以就算他们看出来你是外国人,就算他们可能会说英语,一开始也要用母语,这在一般的欧洲城市很常见。但是在美国的情况就不太一样,虽然人家也直接跟你讲他们的母语,但是在和对方的交流中,你会发现他完全没把你当外国人,就是在没问你从哪里来的时候,他们压根就把你当做是美国人,只是不同的族群而已。所以那种热情和态度,既有我上面说的假的一面,也有真的一面。而且他们真的很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很单纯。我在一家店买鞋的时候。店家说没有号了,让我们改日来,我们说明天就要走了,我们是游客,从瑞士来美国开会的。 说完这个,对方那神情我一辈子忘不了,就是那种极其夸张的惊讶,一遍一遍的重复switzerland? 然后更加热情的问,飞机飞多久啊?你们是不是都会滑雪啊什么的。 接下来就是问你们是做什么,然后我们一说computer science, 那人都疯了!!!!"Computer science??? Facebook??? You guys are Zuckerberg(facebook创始人)" 然后用非常崇拜的眼神看我们,我真的尴尬死了。。。就说个我们是学cs的就至于惊讶成这样,还以为我们是zuckerberg一样的人物。。。这帮人单纯的可以了。。。

5. 黑人hip-hop

我在欧洲见到的黑人总体来说不多,意大利多些,还有就是瑞士法语区和法国多些,但总的来说很少。而且很多都是小偷什么的不良人士。我在美国算是看到真正的黑人族群了。我发现至少他们的工作一般都是比较低层次一些,我在宾馆的服务人员中没见到黑人,在CHI的会议上甚至根本没见到黑人。但我发现公车司机多半是黑人,而且多半是女的胖的黑人。还有就是保安一般都是黑人。 再有一个就是卖体育服装的地方。

我本是想买双鞋子,所以在休斯顿进了几家体育服装店。我靠!!!一进去所有的服务员基本都是黑人。而且全是嘻哈范的,我都乐的不行了,其中一家店我一进去就放hip-hop音乐,然后那里的女店员在那扭脖子跳舞,一边跳一边说how is it going... 那叫一个high啊。。。 另外一家店,男服务生说的就是那种黑人唱rap的强调,:”yo, yo, yo, man, how is it going. where are you from, come and see, blahblahblah“, 即使这种日常的how is it going都完全是rap出来的,我真是无语了,我在心里一直憋着想笑就是不敢笑。直到走出那家店才笑了好一阵子。这不是嘲笑,就是觉得好玩,从来没见过这种rap式的口音和打招呼。看来黑人的文化确实就是这样,而在歌里面都只是日常表现而已~

这篇日志很长,很长,用了写时间,但我觉得是值得的。我很愿意把每次的出行都写成文字,至少把那些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出来。人的记忆是容易蜕化的,我只是希望自己的记录可以帮我回忆一些美好的东西。有人说美国是个大农村,我以前并不相信,但是现在我挺相信的。我觉得要是讲生活的话,我更喜欢欧洲,这里显得更有文化一些,而美国那边只见高楼和农场。我也喜欢欧洲人的不冷不热的交际,美国那边有点热的过了。但是我喜欢那边的研究环境,那边的大学确实做了很多相当好的研究。关于研究什么的,就下一篇日志再谈吧!

[music=auto]https://ftp.luoo.net//radio/radio58/08.mp3[/music]

下一篇

fishkid的日志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