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很喜欢看与美食有关的电视节目,最近中国最火的《舌尖上的中国》里面很多内容说的不仅仅是美食,更多的是地域饮食文化的重大记录。也勾起了小羊对食物的诱惑。自古有云:民为食为天。小羊是个土生土长的广东孩子,饮食习惯也受成长环境影响,特别爱喝汤。在广东潮湿暑热的地域性气候汤水是必不可少的。第到夏天小羊总是觉饭太干了不想吃,所以这个时候汤水对小羊来说真的是一餐都不能少呢。不过平时常煲些容易的蔬菜生滚汤,有时也会特地煲有点药膳形式的汤,猪横脷煲鸡骨草汤,也是非常常见也实用的一道去湿健脾的家常汤。
[music=auto]https://zhangmenshiting2.baidu.com/data2/music/12088117/12088117.mp3?xcode=3eb18014924746c1273650a58d1b4b7f&mid=0.33549817836316[/music]
曲名:let me show you the way
演唱:Natasha Thomas
这个碗太小了,只见肉没见汤哈~~
材料:
猪筒骨700克左右、猪横脷一条、鸡骨草1簇、白扁150克,水2500克左右、盐适量(也可以加胡萝卜之、赤小豆等食材)
做法:
1、 猪横脷买回来的时候需要将白色的筋或脂肪清理掉。将所有材料洗净。
2、 猪横脷跟猪筒骨放在清水中煮开五分钟,再洗净。(这就是“飞水”啦)
3、 将白扁豆放在干净的炒锅中,小火炒几分钟,炒至表面金黄。(这一步不可以少的哦,如果白扁豆不经过炒干水分的话,这个汤就没有去湿的功效了)
4、 将所有材料装在汤锅里加水大火烧开十分,再小火煲8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嘻,百度了一下,当个清洁工来扫盲:以下蓝色文字部份来自百度。
鸡骨草是豆科相思子属的一种植物,常见于中国华南地区,具清热利湿、益胃健脾的功能。鸡骨草可在春夏潮湿季节用鸡骨草煲汤作食疗。
猪横脷是猪的脾脏,属于免疫器官。是长在腹部之中,与肠道横着连在一起的,象是一长舌,广东话叫做“猪横脷”(广东人把嘴里舌不叫舌,叫“脷”;做生意亏了广东话叫“蚀”,与舌同音,为了忌讳这个“蚀”,改称为“脷”;又因为那胰像横着的长舌,所以称之为“横脷”)。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脾、肺。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养肺润燥,泽颜面色,去肝火。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消渴(糖尿病),肺虚咳嗽,咯血,乳汁不通,皮肤龟裂
白扁豆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之功效 ,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带下过多,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症。
嘻,客官汤来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