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反季节蔬菜水果究竟多不好?

饮食健康 > 饮食常识

如今无论什么季节,市售蔬菜水果的品种一点都不见少。可是,有说法说蔬菜水果最好吃应季的,反季节的蔬菜水果吃了反而对健康有危害,尤其不能给小孩子吃。请教您,反季节的蔬菜水果在营养和食用安全方面真的有问题吗?

传统意义上,蔬菜水果都是在特定的“时令”种植和收获。而反季节蔬果颠覆了这种千百年的固有认知,所以让许多人感到不安。这种不安,并不是因为它们真的产生了什么危害,而是一种对新生事物的本能恐惧。在这种“欲加之罪”的心理基础上,也就产生了各种“有害”的传说。

反季蔬果并不是科学怪物

反季节蔬菜水果的来源有3种途径:

第1种是异地种植、长途运输  一种植物在一个地区是“反季”的,在另一个地方却可能正当时。比如,几乎所有蔬菜在冬天的北京都无法生长,而在广东、海南等南方却生机盎然。借助于现代社会发达的物流能力,把这些南方“应季”的蔬菜运到北方,也就被人们称作了“反季”。

第2种是应季生长、长期保存  以前,北方人民把大白菜储存起来吃一个冬天,就是这一类反季蔬菜的初级形式。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蔬菜水果的保鲜、储存有了非常深入的认识,通过调控存储条件,可以让它们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新鲜。绝大多数的“反季节水果”都是这样实现的,比如香蕉、葡萄、苹果、梨、柑橘、菠萝……这些水果,可以做到全年供应,而品质变化不大。

第3种是由“大棚种植”  这种方式主要针对蔬菜,也是人们顾虑较多的方式。所谓季节与“时令”,只是老祖宗们对如何利用自然条件的总结而已。现代社会,人类操纵这些条件的能力大大增强,也就不用去适应植物,而是让植物来适应人类了。大棚就是人为地设置了一个适合植物生长的局部环境,让它们按照我们的需求来生长。在反季蔬菜这个概念出现之前,其实人们已能够一年四季都发豆芽了。

被夸大的反季与应季之差

不管是异地种植、长途运输,还是长期保存、售前催熟,都需要在果蔬长到最佳状态之前采摘。这对于蔬菜问题不大,而对于水果 ,就意味着水果中各种成分的转化还没有进行完全。换句话说,它们相当于“青涩”的水果——在销售之前经过催熟,其状态跟自然成熟的还是有一定差异。此外,在储存中,果蔬处于“休眠”状态,但还是有一些生化反应在缓慢发生,一些营养成分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失。

而对于大棚种植的蔬菜,人们可以很好地控制温度、湿度以及肥料,却无法改变光照,而光照对于某些蔬菜的生长会有比较大的影响,会导致某些营养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

也就是说,反季节的蔬菜水果,跟“应时”“当地”生产的,的确存在一些不同。不过,这种不同只是其中某些“营养成分”含量的高低有所差异,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营养”,更不意味着它们“可能有害”。实际上,一种反季节蔬菜与它的应季产品相比,往往还不如它与另一个品种的蔬菜之间的差异大。

妖魔化的农残和植物激素

许多人对反季蔬果的担心,来自于农残和植物激素。大棚种植中,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很适合植物生长,的确也适合细菌、真菌的生长。为了控制它们,有可能施用更多农药。但要知道,“需要施用农药”与“农残超标”,与“有害”,并不是一回事。大棚种植更容易实现规模化和规范化管理——现在已经很少使用高毒农药,合理规范地使用农药,完全可以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好病虫害。而且,即便是偶尔遇到“不法菜农”“滥用农药”,只要将蔬果进行充分清洗,还是可以避免这种本来就是“万一遭遇”的风险。

蔬菜种植和储存之后的水果催熟,有时会用到“植物激素”。许多人看到“激素”二字,就望文生义、忧心忡忡。其实,植物激素只对植物才有激素效应,对于人,是完全没有作用的。担心植物激素让人“性早熟”,就跟担心“花粉能让女士们怀孕”一样荒谬——要知道,花粉就是植物的精子。

下一篇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饮食常识文章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