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饮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脂肪摄入量远比西方国家低。调查表明,我国多数人饮食中蛋白质、钙和核黄素普遍缺乏。营养学家认为,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是改进我国饮食结构的重要内容。显然,这也表明了长期食素的不科学性。
长期吃素食的危害
1.缺乏蛋白质、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
蛋白质是建造和修补人体细胞组织的主要原料;脂肪产热量很高;不饱和脂肪酸更有“人脑的食粮”之称,对促进智力发育十分重要。经常吃素的少女往往月经来潮推迟,吃素的女运动员容易发生继发性闭经。
2.影响维生素的吸收
食品中脂肪缺乏会影响脂溶性维生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的吸收。缺乏维生素a 容易得夜盲症和呼吸道感染;缺乏维生素d 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缺乏维生素e会引起溶血性贫血、脂溢性皮炎和氨基酸代谢障碍、免疫力降低;缺乏维生素k 易引起各种自发性出血;长期食素还容易引起维生素B12 缺乏症,导致恶性贫血和神经退化。
3.缺乏微量元素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钙、铁等主要来自荤食。锌的主要来源为动物性食物,饮食中80%的钙来自奶类,80%的铁来自肉类和蛋类。素食中锌、钙、铁含量很少,却含有较多的植酸和草酸,会阻碍锌、钙、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例如菠菜中含有的草酸能结合豆腐里的钙成为草酸钙,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长期食素者容易发生因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的一些疾病。如缺锌可引起厌食症、异食癖、性功能低下和不育症;缺钙会引起小儿佝偻病和老人骨质疏松症;缺铁会引起贫血和影响小儿智力发育。
如何保证吃素食的营养?
素食者的饮食,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他们有的不吃或少吃动物性食品,而只食用植物性食品;有的不吃一类或几类肉食品。
1.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自然界中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具有一种互补的现象存在,即一种食物缺乏某种氨基酸,而另一种食物中这种氨基酸含量极为丰富,将二者一起食用,就会产生取长补短的作用。在缺乏动物性食物的素食中,可用蛋白质含量高的豆类、坚果等食物作为蛋白质供给源。将几种限制性氨基酸不同的食物混合食用,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避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缺乏。如吃豆类的同时,吃些玉米或大米;吃花生时吃些小麦面粉。最常见的红豆饭、绿豆饭、八宝粥、包子、饺子等, 都是很好的营养搭配。
2.补充维生素
食用适量的干果,并增加日晒时间,以补充维生素d。对有维生素b2、维生素b12 缺乏征兆和已出现症状者,如口角炎、皮炎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b2、维生素b12 制剂。
3.提高钙、锌的吸收率
吃些发酵食品,如馒头、啤酒等。通过发酵可以分解植物性食品中的植物酸,提高食物中钙、锌的利用率。也可在面制品中加入黑麦粗粉,因为黑麦中含有较多的植酸酶,可以分解植酸,破坏植酸与钙、锌的结合,提高钙、锌的吸收率。
4.选择多种食物
注意选择多种食物,食物种类越多,越容易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可多吃些瓜子、茶等。还可适当补充些菇类、木耳及海带等食物,使营养摄取得全面、均衡,有利于身体健康。另外,在豆制品的制作方法上下些功夫,不仅能保留素食的特点,还可以模仿出荤菜的色香味形,增加人们的食欲。
温馨提示:科学合理的荤素食搭配才是最健康的饮食方法,光吃荤或者光吃素不能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