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不但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1、冬补以温补为原则
冬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养生:因人、因地而异。
2、越冷越喝水
人们待在温暖的室内,很少外出活动,但并不意味着人体消耗的水分就会减少。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更应补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出现血栓等症状,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天多喝点水还能加快新陈代谢,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
3、喝酒不暖身,最好喝生姜红茶
因为皮肤下的微细血管因酒精而迅速扩张,血液会由于表面扩大而快速降温,所以喝了酒之后反而容易感冒。专家建议,冬季暖身最好喝生姜红茶。因为红茶中的红色色素有提高体温的作用。生姜中的成分具有利尿、发汗的功效。
4、11点前睡觉是最悭的补药
最简单、最便宜、也最好的进补是早睡,每天不晚于11点睡觉。专家强调,夜晚之于人体就相当于冬季之于自然,大自然在冬季要休眠,人也要在夜晚睡觉,晚上11点是子时,也就是人体的冬天,睡着了阳气才能藏入身体,醒着阳气浮于体外,这个时候睡觉了,人体的阴、精、气、血、阳气都补了。
5、早上吃“硬”,晚上喝稀
这里说的早吃“硬”,其实并不是指口感硬的东西,而是营养丰富、能量较高的食物。早饭吃得好,才能更好地保证一天活动所需的能量。如瘦肉、谷物食品等。但消化功能较弱的老年人也得同时考虑食物是否易消化。
晚饭后,人的活动量会减少,为了避免食物堆积,应少吃点,并选择好消化的食物,以稀粥为好,肉类、辛辣食物等最好避免。晚餐喝粥还有养胃、安神的作用,推荐老人可以吃些山药粥、莲子粥、红枣粥等。
6、活动手脚,多慢跑
冬季保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有助于调节新陈代谢机能。由于立冬后,天气渐寒冷,四肢较为僵硬,所以,锻炼之前一定要注意热身。先进行慢跑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运动时衣着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
锻炼项目的选择也要因人而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能做剧烈运动,如打球等。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应避免冷空气的刺激,运动最好选择在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以免诱发疾病发作。
7、颈部、背部、腹部、脚要重点保暖
这些部位都是容易导致人们在冬天生病的部位。颈部受凉,会发生头痛、颈部酸疼等;背部受凉,例如现在还睡在凉席上的人,早上起来很多时候都会打喷嚏、鼻塞甚至引起感冒。
腹部保暖是女生要做的重点保护工作。避免痛经,避免月经不调,避免受寒不适,腹部温暖是关键;最后脚有着多个穴位,一旦寒冷不适,会导致身体出现条件反射,也出现各种问题。
8、少食咸,多食苦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加旺盛,从而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功能。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之阳气。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9、冬季洗浴要保湿防燥
冬季洗浴有四忌:忌洗太勤、忌水过烫、忌揉搓过重、忌肥皂碱性太强。否则,极易破坏皮肤表层原本不多的皮脂,让皮肤更为干燥,因而也更易发痒、皲裂。洗澡次数以每周1~2次为宜。
洗浴后可擦些甘草油、止痒霜、润肤膏等,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表层干燥、脱落。
10、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常将门窗关得紧紧的,这种做法使得屋子内充满二氧化碳和废气,对人的健康十分不利。因此,即便是异常寒冷的寒冬腊月也要注意定时开窗,以便排放二氧化碳和废气,提高氧气浓度。同时,让阳光照射进来,增加室内负离子含量,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11、热水泡脚促进睡眠
“寒从脚下起”,是因为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也因此脚的皮温最低,所以冬季一定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症状。除了白天做好足部保暖外,每晚坚持用热水泡脚,能够消除疲劳、促进睡眠、防寒抗冻。
12、穿着柔和,注意衣服搭配
冬寒穿衣较多,如不注意穿着,更易感觉皮肤瘙痒。这是由于身体与衣服、衣服与衣服间不断发生摩擦产生静电,静电刺激皮肤所致。因而,冬季应尽可能地选用纯棉、真丝之类不易产生静电的衣物做内衣、内裤、衬衫等。
同时还要注意衣服搭配,穿了涤纶衬衫就不要再穿腈纶毛衣,里面穿了合成纤维的衣服,外面就不宜再穿绝缘性的涤纶外衣,以防止产生静电为宜。
13、多晒背,壮阳气
冬天是抑郁高发的季节,这与缺乏日晒有关系。冬季里中医提倡“晒背”来养生。背部是身体最重要的七条运输和管理阳气的经脉汇集处,经常背对日光而坐,让太阳把脊背晒得微暖,阳气会通过背部穴位吸收到体内,然后运送到全身各处。当你晒了太阳感觉遍体和畅时,就是体内阳气充足,经脉通畅的表现。阳气补足了,我们又可以精神抖擞地享受生活。
冬天里的阳光情绪很重要。面对年终考核等职场挑战也让人感到压力重重。养生专家提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积极调整情绪。也可以通过倾诉、唱歌、理智的争论等适当的方式宣泄出来,保持心态平和。
14、适当的性生活
养生应“合天时,顺地理”,四季自然规律是“春天、夏长、秋收、冬藏”,冬季养生贵在“藏”,故古人早已有“冬季禁欲”之说。
冬季人体需要许多能量来御寒,而性生活会消耗人较多的能量。房劳过度容易影响身体健康。但并不意味着冬季停止性生活。有规律的性生活对人有益。不过,如何掌握性生活的频率要因人而异。
15、冬季进补需对路
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就是打基础的意思。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用以调整脾胃功能。
如果经常感到四肢无力、精神疲乏、讲话声音低微、动则出虚汗,这大多属于气虚。可选服人参、党参、太子参、五味子、黄芪、白术或者党参膏、参花膏等益气药物;食品有黄豆、山药、大枣、栗子、胡萝卜、牛肉、兔肉等。面色枯黄、口唇苍白、头晕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鸣心悸的人,大都属于血虚。可选服阿胶、桂圆肉、当归、熟地、白芍、十全大补丸和滋补膏等养血药,食品有酸枣、龙眼、荔枝、葡萄、黑芝麻、牛肝、羊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