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窍门&温馨提示
鳕鱼?油鱼?
“油鱼”,是棘鳞蛇鲭和异鳞蛇鲭的通称。其商业价值并不高,属低价鱼类,因为含油量高,主要用于提炼工业用润滑剂。2007年3月,针对不少香港市民购买“鳕鱼”后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香港特区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在调查后发布新闻公报,提醒公众注意鳕鱼与“油鱼”的差别。公报指出,鳕鱼的脂肪含量少于1%,而异鳞蛇鲭和棘鳞蛇鲭(“油鱼”)脂肪含量约20%,还含有一种名为蛇鲭毒素的天然蜡酯。由于蜡酯在人体内难以消化,因而囤积在直肠,导致排油腹泻。
公报称,排油腹泻与普通腹泻不同,不会导致体液流失,因此不会致命。并非所有人士均会受该蜡酯影响。不过,对于受影响人士,排油腹泻会令人非常不适,患者一般会在进食“油鱼”后30分钟至36小时内出现胃痉挛,以及急性腹泻,一般在24至48小时痊愈。
2007年8月,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又推出《有关识别及标签油鱼/鳕鱼的指引》,向公众介绍了分辨“油鱼”和鳕鱼的方法。并建议所有进口商都应将棘鳞蛇鲭和异鳞蛇鲭的俗名定为“蜡油鱼”,同时不可使用“鳕鱼”等其它俗名,以供业界和消费者分辨。